11月10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其在阿根廷的PPGS锂盐湖项目一期已正式获得萨尔塔省矿业和能源秘书处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这一进展意味着项目在合规与落地层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也为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根据公告内容,该项目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向阿根廷政府提交大型招商引资制度(RIGI)申请,进一步推进商业化开发进程。
更引人关注的是资源量数据——整合后的PPGS锂盐湖项目拥有约1507万吨LCE(碳酸锂当量)的探明+控制资源量,被多家媒体称为“全球最大的未开发锂卤水资源之一”。这一数字不仅在国内企业海外布局中极为罕见,即便放在国际锂资源版图中也具备显著分量。项目采用赣锋自研的直接提锂工艺结合太阳能蒸发池技术,意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淡水消耗,体现出对环保与可持续性的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环评获批的仅为项目一期,意味着未来仍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待释放。而选择在阿根廷落子,也延续了赣锋锂业近年来深耕南美“锂三角”的战略路径。作为全球锂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阿根廷正成为中国企业争夺上游资源的关键战场。
我看赣锋这步棋:不是抢资源,是在抢时间
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赣锋的动作比想象中快。在全球新能源车增速边际放缓、锂价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选择了收缩战线,但赣锋反而在加速锁定优质资源。这不是盲目扩张,而是清醒的战略卡位。
1507万吨LCE是什么概念?按目前主流电动车单车耗锂量估算,足以支撑数千万辆电动车的电池需求。更重要的是,这是卤水型锂资源,相较硬岩锂开采成本更低、碳足迹更小,符合欧洲等市场日益严格的绿色门槛。再加上直接提锂技术的应用,未来产品有望进入高端供应链体系。
从融资数据也能看出市场的态度:尽管11月7日出现融资净卖出,但过去20个交易日中有11天为净买入,说明资金面整体仍偏乐观。短期波动或是受板块情绪影响,但中长期配置逻辑未变。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阿根廷政策稳定性、汇率波动、社区关系等问题一直是中资项目的潜在挑战。RIGI申请能否顺利通过,也将是接下来的重要观察点。
但我认为,赣锋真正的优势不在于拿了多少资源,而在于构建了一套“技术+资源+产能”闭环。从锂矿到电池回收,再到固态电池研发,它的产业链纵深远超一般资源商。这次PPGS项目获批环评,更像是整个生态链的一次协同推进。
说到底,在新能源这场长跑里,比的不是谁跑得猛,而是谁能稳住节奏、持续供能。赣锋正在用实打实的项目进度证明:它还在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