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员工持股计划落地,信托合同正式签署
晶澳科技近日正式签订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信托合同,标志着其新一轮激励机制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根据公告,公司已与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签署《云南信托-晶澳科技2025年员工持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合同》,为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和资产管理框架。该计划最早于2025年8月22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在9月8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批准。10月23日,公司进一步修订了草案,对资金来源、管理模式及权益分配等关键条款进行了优化调整,显示出管理层对方案可执行性和长期效果的审慎考量。
此次签约意味着晶澳科技在稳定核心团队、绑定骨干员工利益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员工持股计划通常被视为企业传递信心的重要信号,尤其是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更具象征意义。
行业寒冬下的“自救”信号
我一直在关注光伏行业的变化,而晶澳科技这一步棋,我认为并非单纯的激励举措,更像是一次在行业低谷期的战略性稳盘动作。当前光伏设备板块五日主力净流入为-22.93亿元,整个行业处于资金流出状态,反映出市场对短期前景的谨慎态度。而晶澳科技自身也面临不小压力: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36.01%,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25.80亿元,毛利率持续走低,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表现不佳。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说明管理层并没有选择被动收缩,而是试图通过内部机制改革来提振士气、留住人才。这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节流”策略形成呼应——比如技术升级、控制成本、甚至裁员。但晶澳选择同时推进“软性激励”,我认为这是更有长远眼光的做法。
员工持股能否撬动股价反转?
从资金面看,今日主力净流入4312万元,虽占流通市值比例不高(0.10%),但在行业普跌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技术面上,当前股价处于中轨与下轨之间,空方仍占优,短期支撑位在11.90元,而现价13.04元正处于震荡区间。这意味着市场情绪尚未完全转向乐观。
但我认为,员工持股计划的落地是一个积极的制度信号。它不仅有助于缓解因亏损带来的内部动荡风险,也可能为后续资本运作铺路——毕竟公司仍在推进港股上市进程,并已收到证监会问询回复要求。这种“内稳人心、外谋发展”的组合拳,或许正是应对当下“反内卷”政策和价格战僵局的一种务实策略。
当然,我也保持清醒:单靠一个持股计划无法扭转行业供需失衡的大势。组件价格几无波动,去库存压力仍在,企业“活下去”仍是首要任务。但至少,晶澳科技展现出了组织韧性。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短期波动,不如关注这类企业在困境中的治理改善信号——这才是穿越周期的真正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