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由工业和信息化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东方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共同组织的“工业产品碳足迹研讨会暨工业产品碳足迹平台发布会”于9月2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的100余名代表齐聚,共话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见证国内首个聚焦工业产品碳足迹的综合性平台正式上线。相关部委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

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指出,平台以真实的、基于大规模企业实测的中国本土碳足迹背景数据为根基,可面向工业企业提供产品碳足迹认证、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帮助我国重点工业产品重塑绿色竞争力。平台与国内外认证机构建立互认机制,可实现“一站式”双认证。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副校长曾文军表示,东方理工以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谭忠超院士团队参与建设与发布的“工业产品碳足迹平台”是东方理工深度参与国家绿色低碳体系建设的有力实践。该平台不仅是一个计算工具,更是一个开放的、可演化的生态系统,为后续产品绿色设计、供应链低碳管理及绿色金融服务提供强大支撑。
会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希良、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夏祖义及Intertek天祥集团工程部总监周利辉分别围绕“双碳”目标路径、人工智能赋能碳核算、国内碳足迹管理体系进展及国际认证经验作专题报告。
专家对话环节,地方政府、企业及高校代表围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面临挑战与对策建议”展开讨论。晶澳科技代表姚艳艳表示,通过平台本土数据库计算的光伏组件碳足迹约为国际数据库结果的二分之一,对提升绿色竞争力意义显著。
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绿色能源研究室主任赵越介绍,工业产品碳足迹平台由赛迪联合东方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发,是我国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平台集数据能力建设、企业认证服务、国际互认合作与政策决策支撑于一体,以构建符合中国工业特征的本土LCA背景数据库为基石,为企业提供碳足迹认证、生命周期评价及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服务。

该平台已为比亚迪、晶澳科技等企业提供碳足迹核算与认证服务,并实现国内国际双认证。会上,赛迪研究院及Intertek代表为企业颁发双认证证书。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东方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谭忠超主持会议。联合实验室聚焦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在电池材料、绿色能源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建成工业产品碳足迹平台,并联合发布《绿色氢能产业发展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