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7 05:51:06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湖北
理是这个理。但是生产厂家不愿意失去大客户。
发表于 2025-11-16 20:08:02 发布于 福建

通用汽车宣布:2027 年前禁用所有中国零件!汽车行业最大脱钩来了

车来车往pro

2025-11-16 12:27上海汽车领域创作者

关注

当全球车企依旧深深依赖中国制造时,通用汽车突然做了一个极其“激进”的决定——
在 2027年之前,彻底停止使用所有来自中国的零部件。

这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象征性操作。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通用已经向数千家供应商下达指令:
必须为所有中国制造零部件找到替代品。

更夸张的是——
通用的目标不仅是减少中国份额,而是彻底将整个供应链移出中国,打造一个“北美自给自足体系”。

通用这是要干什么?是战略重塑,还是一场被政治推着走的“断腕式冒险”?

01 过去几十年都依赖中国,现在要三年内全部撤?通用可能太高估自己了

过去 20—30 年,全球汽车行业的一个铁律是:
如果你想降低成本,就去中国采购。

照明、电子、电缆、注塑件、模具、紧固件……
这些基础零部件几乎都离不开中国供应商。

现在通用说:

不许用中国零件

要从北美找替代品

最快 2027 年全部切完

这听起来像是把几十年的供应链积累按下“删除键”,然后指望三年内重建一个替代生态。

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主席都忍不住说了句大实话:

“这些链条发展了 20、30 年,你想用几年时间逆转?根本不可能。”

通用不是没钱,而是没有替代产业

北美的零部件体系早在过去十多年被成本竞争挤得七零八落,如今你让它们迅速恢复产能?
谁来投?谁来建?谁来承担成本?

02 通用不是不想用中国,而是不敢用了

虽然这项决策很“硬气”,但它诞生的背景一点都不轻松。

美国汽车巨头现在面对的是:

关税不确定性

出口限制不确定性

原材料风险不确定性

地缘政治不稳定

特朗普团队持续喊“汽车行业贸易战”

这意味着:
一旦风吹草动,所有中国供应链都有可能被一刀切。

通用 CEO Mary Barra 也强调了一个重点: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最便宜,而是最安全。

从“成本优先”到“风险优先”,这是典型的美国制造业战略回摆。

甚至于,通用多年来一直在朝这个方向推进:

合作美国稀土企业

投资内华达锂矿

减少中国电池材料依赖

如今干脆把所有类别都包进来:
从芯片,到电池,再到电缆、塑料、螺丝钉,全部要找非中国替代。

这已经不是调整,而是全面脱钩。

03 但问题来了:没有中国零部件,美国车企成本会发生什么?

一句话:
会涨,疯狂涨。

为什么?

因为中国不是便宜,而是——
质量稳定、产业链完整、交付效率极高、规模优势是碾压级别。

同样的零部件,如果放到北美生产:

人力成本至少翻三倍

上游供应链缺失,需要重新建构

没有规模经济,单价难下

物流成本增加

产能爬坡时间更长

最终结果就是:

车会更贵,利润会更薄,竞争力更弱。

而通用在美国本土的竞争对手是谁?
不是日本、不是德国,是特斯拉

特斯拉的供应链虽然全球化,但中国占比极高、成本极低;
通用却要用全非中国供应链去对抗,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

04 这是战略升级?还是被迫的“去中国化”赌注?

这件事最关键的问题是——通用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

从外部原因来看,这是贸易战压力下的防御姿态
但从内部战略来说,这也是美国汽车工业的长期目标:
在北美再造一个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但你必须承认,现实很残酷:

北美缺工厂

缺产能

缺人才

缺配套

缺规模

更缺成本竞争力

通用的计划听起来像是“打造更安全的供应体系”,
但实际可能变成“更贵、更慢、更竞争力不足”的新循环。

当然,对美国政治来说,这样表达很正确;
对通用的长期全球竞争力来说,这可能是一次巨大风险。

05 三年后,通用会成为“自给自足样板”?还是第一个被高成本拖垮的巨头?

供应链不是“调一个开关”。
它是几十万家工厂、数十年积累的工业生态。

通用试图在三年内完成全面脱钩,
这不是“重建”,更像是“豪赌”。

这场赌局:

成了,通用能成为北美供应链复兴的头号样板;

输了,通用可能会被更便宜、更灵活的竞争对手超越。

这不是只靠政治意愿就能决定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