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神通最新披露,公司目前在核电领域在线运行的阀门已达到15万台,核级蝶阀、球阀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90%。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其在国内核电阀门领域的绝对龙头地位,也引发了市场对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前景下高端阀门需求爆发的关注。随着全球可控核聚变研发进入关键阶段,极端工况下对高可靠性阀门的需求正逐步显现,江苏神通作为核心配套企业,或将在未来技术变革中迎来长期成长机遇。
核电阀门国产化的领跑者
从公开信息来看,江苏神通近年来深度参与我国三代、四代核电项目建设,在AP1000、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以及高温气冷堆等多个技术路线中持续中标,核电阀门国产化率已提升至85%-90%。这背后是公司在材料耐腐蚀性、密封结构设计和长周期运行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值得注意的是,阀门属于核电站中的易损件,需定期更换,这意味着即便新增机组审批节奏平稳,存量机组的维护与备件更换也将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随着国内在运核电机组数量稳步增长,这块“隐形赛道”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知。
多元布局打开成长边界
我特别关注到,江苏神通并非固守单一领域。其战略定位明确:“巩固冶金、发展核电、拓展石化、服务能源”,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在石油炼化和油气开采领域的出口推进,有望实现技术和规模的双重升级。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新兴能源方向的布局——参股公司神通新能源已具备特种高压氢阀的批量供货能力,切入氢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而在半导体装备领域,公司也在持续推进关键技术突破,虽然尚处早期,但显示出了向高精尖领域延伸的决心。
可控核聚变:远期想象力的关键支点
关于可控核聚变带来的机遇,我认为不能简单视为炒作概念。当前全球多个实验堆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期,如ITER及国内CFETR计划,这些装置对超低温、超高真空、强辐射环境下的阀门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江苏神通在调研中提到,相关配套阀门需满足极端工况,恰恰说明其已在参与前瞻性技术研发。若未来核聚变实现商业化落地,高端特种阀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而提前布局的企业将占据先发优势。
站在当下看,江苏神通的基本面受益于核电审批常态化、国产替代深化和备件市场放量,短期业绩具备支撑;从中长期看,氢能、半导体和核聚变等方向则提供了足够的成长想象空间。当然,新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仍存,投资需理性看待阶段性波动。但我认为,一家能在细分领域做到市占率超九成,并持续向前沿工程挑战的企业,值得被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