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驰光芯片小批量出货,DFB激光器迈出关键一步
11月25日,兆驰股份通过其官微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DFB激光器芯片正式进入小批量出货阶段。这一进展标志着兆驰在光通信核心器件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DFB激光器作为高速光模块中的关键光源,广泛应用于5G前传、数据中心互联等高带宽场景,技术门槛较高,长期被海外厂商主导。此次实现小批量出货,意味着兆驰已具备初步量产能力,有望逐步切入国内主流光模块供应链。
据公开信息显示,兆驰股份近年来持续加码半导体光电器件布局,构建从外延生长、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全链条能力。本次出货的DFB芯片主要面向中短距离传输市场,性能指标达到行业主流水平。虽然尚未披露具体客户名单,但结合当前国内对光芯片国产替代的迫切需求,该产品后续导入实际应用的潜力较大。
从家电制造到光芯突围,我看到了兆驰的转型决心
说实话,很多人印象中的兆驰还是那个做电视和LED的公司——毕竟多媒体视听业务仍占其营收六成以上。但在我看来,这次DFB芯片的小批量出货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公告,而是兆驰战略转型的关键信号。它不再满足于终端组装或中游制造,而是开始向产业链上游的核心“卡脖子”环节发起冲击。
这背后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和耐心。要知道,光芯片领域不仅技术壁垒高,认证周期也长,短期内难以放量。但从近期资金动向看,主力资金在过去五个交易日净流入超2500万元,说明已有部分机构开始关注其成长性变化。尽管当前财务数据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存货周转率下降,这些短期压力确实存在,但我认为,在评估这类转型型企业时,更应关注它的技术突破节奏与产业布局前瞻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富国基金旗下家电ETF已将其纳入前十大重仓股,虽持股比例不高,但也反映出公募对其科技属性的认可正在提升。
前景可期,但我仍保持一分谨慎
我看好兆驰在光芯片方向的努力,但这盘棋能不能走通,还得看接下来几步:一是小批量之后能否顺利过渡到大规模稳定供货;二是能否进入头部光模块厂商的供应链名单;三是如何平衡传统业务承压与新兴板块投入之间的资源分配。
目前股价处于60日均线之上,技术面显示多方略占优,但WR指标已进入超买区,短期有震荡回调可能。综合来看,短期或有波动,中长期则取决于光芯片业务的落地速度。若后续能持续释放订单或客户验证进展,不排除迎来估值重塑的机会。
这条路不容易,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兆驰或许真能撕掉“传统制造”的标签,转身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光电子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