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业务撑起半壁江山,兆驰股份转型进入收获期
兆驰股份前三季度新兴业务利润贡献超60%——这一数据无疑是近期家电及电子制造行业中最具看点的信号之一。尽管公司整体业绩同比出现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8.96亿元,同比下降14.03%;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下降27.13%,但细看结构变化,会发现背后一场深刻的业务重构正在完成。真正值得关注的是,LED产业链、光通信、互联网视频运营平台等新兴板块已扛起盈利大旗,利润占比突破六成,成为对冲传统业务压力的核心力量。
从经营节奏来看,兆驰股份在第三季度展现出明显的环比改善。Q3单季营收达54.13亿元,环比增长显著,归母净利润3.39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更是同比暴增534.23%至15.37亿元。这主要得益于海外生产基地扩产落地,年产能已达1100万台,并通过供应链优化保障了旺季交付。与此同时,公司负债率降至39.46%,财务结构趋于稳健,为后续投入提供了空间。
我看兆驰:不是简单的“老树新芽”,而是战略定力的兑现
说实话,看到兆驰这份三季报时,我第一反应是“下滑数字背后有故事”。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观察者,我认为不能只盯着同比下滑的净利润做判断。真正决定兆驰未来走向的,是它能否跳出代工模式的桎梏。而现在看,答案已经浮现。
我在翻阅其业务进展时注意到几个关键点:一是LED业务全面向Mini/Micro LED、车用照明等高端领域倾斜,技术壁垒正在构建;二是光通信板块中,400G/800G光模块送样验证、2.5G光芯片成功流片,意味着核心元器件自主化迈出实质步伐;三是风行在线转型AI内容平台,“橙星梦工厂”AIGC平台上线,把内容与技术做了深度融合。这三个方向,分别对应着智能显示、算力基建和AI应用,全是高成长赛道。
更让我觉得有价值的是,这种转型不是概念炒作,而是有现金流支撑的真实经营反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说明商业模式正在产生真实回报。虽然短期受传统电视ODM业务拖累,毛利率承压,但随着海外工厂智能化改造推进,效率提升可期。
综合来看,我认为兆驰股份正处于从“制造型公司”向“科技驱动型平台”的过渡阶段。当前估值尚未完全反映新兴业务的成长潜力,而主力资金近五日净流入超4700万元,也显示出一定的布局迹象。当然,风险仍存,比如新技术量产节奏、行业竞争加剧等,但我相信,一个能把六成利润来自新业务的传统企业,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转型爬坡期。接下来,就看它如何将技术势能转化为持续增长动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