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灵(SZ002424)$ 一、核心创新药进展
1. 黄连解毒丸(首个全科证候类中药新药)
- 研发进展:作为国内首个“全科”证候类中药新药,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入组840例),采用独特的“中医证候+Biomarkers”评价体系,验证了其对急性咽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便秘等实热火毒证相关疾病的疗效。2025年7月投资者调研显示,该项目已完成临床研究工作,正在筹备申报上市,若获批将填补我国“证候类”中药新药空白 。
- 临床价值:覆盖百余种符合中医实热火毒证辨证标准的西医疾病,为临床提供广谱治疗选择。其评价方式为中医药诊断技术标准化提供了示范,获得张伯礼院士等专家指导 。
- 政策支持: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支持,预计2025年底前提交新药申请(NDA),有望成为首个基于“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获批的证候类中药 。
2. 糖宁通络片(糖尿病并发症领域重磅品种)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III期临床:
- 2025年1月全国启动会召开,目前患者正陆续入组,预计2025年底完成病例入组,2026年提交上市申请 。
- 作为《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实施后首个豁免I/II期临床的中药1.1类新药,其研发周期较传统路径缩短2-3年 。
- 适应症拓展:
- 联合糖宁通络乳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显示对Wagner 4级溃疡患者3个月愈合率达100%,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 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等适应症的研究资料已整理完成,未来将同步申报 。
- 人用经验积累:作为医疗机构制剂已在5省使用超10年,累计治疗患者62.7万人次,医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
3. BD-77(广谱抗呼吸道感染中药吸入剂)
- 研发进展:完成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对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发的肺部感染显示显著疗效,雾化吸入和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均优于对照药 。
- 技术突破:采用单体化合物开发路径,突破传统中药成分复杂的限制,成为国内首个有望获批的中药吸入剂。2025年启动临床前系统研究,预计2026年提交临床试验申请(IND) 。
- 市场定位:针对耐药菌和病毒变异难题,定位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用药,填补广谱抗肺部感染中药空白 。
二、重点在研管线
1. 替芬泰(乙肝治疗化药1.1类新药)
- 研发进展:完成I期临床,证实安全性良好,对HBsAg、HBeAg和HBV-DNA均有显著抑制作用。2025年7月与恩替卡韦的相互作用研究获伦理批准,预计2025年底启动II期临床,探索对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后低HBsAg水平患者的功能性治愈潜力 。
- 差异化优势:与现有核苷类似物机制不同,可延缓耐药并减少停药反跳,有望成为联合治疗新选择 。
2. 益肾化浊颗粒(慢性肾病创新中药)
- 研发进展:源于国医大师张大宁验方,完成2a期临床,2025年7月启动2b期临床试验,针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探索疗效。采用“病证结合”模式,聚焦慢性肾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临床痛点 。
- 技术路径:联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多中心研究,预计2026年完成II期,同步推进经典名方二次开发 。
3. 冰莲草含片(口腔疾病创新中药)
- 研发进展:源于河南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正在整理数据。针对胃火上蒸型牙宣口疮,采用标准化研发路径,预计2025年底提交上市申请 。
- 市场潜力:定位OTC口腔护理市场,联合连锁药店渠道推广,有望成为公司首个通过“医疗机构制剂转新药”路径获批的品种 。
三、研发支撑体系
1. 政策与资金支持:
- 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补贴1.2亿元,用于苗药创新平台建设 。
- 糖宁通络片、黄连解毒丸等项目纳入“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 。
2. 产能与技术升级:
- 中药材处理能力从2.5万吨/年提升至6万吨/年,为新药上市后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保障 。
- 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从原料到制剂的全流程质量控制,黄连解毒丸、糖宁通络片等品种已通过GMP认证 。
3. 合作与生态构建:
- 参股成都赜灵生物医药(持股17.69%),布局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创新药,如注射用甲磺酸普依司他等管线 。
- 与楚济堂医药集团合作,覆盖全国6000家门店,为新药上市后的终端推广提供渠道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