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红外实控人要减持了——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计划最多减持3%的公司股份。这个消息一出,市场自然绷紧了神经。根据公司11月18日发布的公告,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黄立拟在未来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2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目前他个人持有公司27.10%的股份,加上其一致行动人武汉市高德电气有限公司,合计持股高达63.49%,即便完成此次减持,控制权依然稳固,不会引发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这次减持的原因也写得明明白白:不是套现跑路,而是为了支持“上市公司体外其他创新产业”的业务发展资金需求。换句话说,钱不是拿去挥霍,而是继续投向新的产业方向。减持方式上,集中竞价不超过1%,大宗交易不超过2%,这也说明黄立在尽量避免对二级市场造成剧烈冲击。毕竟直接砸盘会影响股价,而大宗交易可以相对平稳地完成股份转让。与此同时,公告特别强调,本次减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存在破发、破净或长期不分红等被监管限制减持的情形。
从数据来看,截至最新交易日,高德红外股价报收12.58元,下跌2.71%,成交量4497.75万股,成交额达5.70亿元。虽然当天跌幅不算极端,但减持预期带来的压力已经有所体现。值得注意的是,黄立作为公司创始人和技术领军人物,过去一直以长期持股、专注研发著称。这一次主动释放减持信号,反而让我觉得,这背后可能不只是简单的资金调配。
在我看来,这件事不能只看表面的“减持”二字。黄立自公司上市以来基本保持稳定持股,此次提出减持上限3%,更像是为外部新项目做资源腾挪。他对体外创新产业的投入意愿,恰恰反映出一种战略延伸的野心——不满足于只做红外领域的龙头,还想在更广的技术赛道上布局。而且,减持比例控制在3%以内,既合规又温和,显示出他对资本市场情绪的尊重。
当然,短期市场难免会有波动。投资者看到大股东减持总会本能地紧张,尤其是当前科技板块整体处于震荡阶段。但我认为,只要公司主业稳健、军品订单持续、民品拓展有进展,这点股份变动并不会动摇基本面。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黄立口中的“其他创新产业”到底是什么?如果未来能孵化出新增长极,今天的减持,或许正是明天价值重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