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002410广联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 [下载原文]
证券代码:002410 证券简称:广联达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8
投资者关系活动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类别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活动参与人员 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工银瑞信、财通资管、泰康资产、广发基
金、银华基金、朱雀基金、天弘基金、东方资管、和谐汇一、高
信百诺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7 日
地点 广联达二期大厦 621 会议室
形式 现场
上市公司接待人 董事长、总裁 袁正刚
员姓名 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 刘建华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冯健雄
Q1:当前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公司如何看待建筑行业的未
来前景?新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答:当前房地产正处于从大规模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增效的
调整阶段,住宅开发领域确实面临如投资缩减、项目数量下降等
交流内容及具体 方面的挑战。但房地产的项目只是建筑行业之一,建筑业整体体
问答记录 量依然庞大,每年拥有数十万亿的产值,其作为国民支柱产业的
地位未发生改变,当前的转型升级也会带来诸多结构性机会。
展望未来的发展,公司依旧会立足建筑行业,深耕发展,新
的市场机会主要孕育在以下几个方向:首先是基建领域,诸如水
利、公路、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持续强劲,这类项目周期长、复杂度高,因而对数字化管理和效率提升的需求更为迫切和持久;其次是广阔的存量市场,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建筑维护以及厂房更新等城市更新与运维业务,这些需求不仅巨大而且更具可持续性;此外,伴随制造业的升级与发展,相应的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的建造需求也十分旺盛。综观全局,行业的核心趋势正从过去追求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管控”和“高质量发展”,客户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对于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降本增效的需求反而变得更加真实和紧迫。因此,公司认为,当前恰恰是建筑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
Q2:在行业调整期,造价业务如何保持增长?其长期发展空间如何?
答:在行业调整的背景下,公司的造价业务会通过深化其内涵实现持续增长。当前造价业务已从传统的、局限于招投标阶段的算量、计价,成功扩展到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这意味着客户不再仅仅为了一次性的交易定价,而是需要贯穿项目始终的动态、精细化成本管控。具体来看,增长动力来源于多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产品模块的扩展,如算量产品,从土建算量延伸至安装、装饰、市政等多个专业领域;另一方面是服务深度的增加,通过提供指标数据、材料价格信息和成本测算等增值服务创造更多价值。同时,新清单政策的落地实施也驱动了行业向市场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带动了企业更强的成本管理刚性需求,这为公司的产品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总体来看,尽管整体项目数量有所减少,但公司通过帮助客户管好每一个项目的成本,实现了客户价值的提升和业务场景的应用深化。从长远来看,每一个建设项目都离不开成本管控,这项业务的市场空间依然非常广阔。
Q3:施工业务的战略地位是否变化?其业务调整和盈利能力有何进展?
答:施工业务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这一战略地位保持不变,因为施工阶段覆盖了项目建设中最复杂、周期最长、浪费也最多的环节,其数字化的价值和空间较大。
近些年公司是主动性的对施工业务做了比较多的调整和优
化,其过去较多依赖软件和硬件的集成,交付复杂且毛利率较低,现在则更加聚焦于提供纯软件的解决方案,剥离了硬件后,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与复杂的运营成本,毛利率有所改善,经营质量明显提升。同时,业务也从提供单点工具升级为打造一体化平台,通过将人员、机械、材料、进度、安全等管理要素的数据打通和关联,实现了协同管理,为客户带来了更大价值;并紧抓行业调整的机会,加大了对基建领域的投入,深耕水利、公路等国家重点投资及项目较多的领域,当前的产品布局已经比较完善,也为后续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在经营上,相较看重收入规模,公司更关注现金流和利润,追求人均高产出,也在内部管理上通过考核方式的调整驱动业务健康发展。这些转变直接推动了施工业务盈利能力的改善,随着硬件占比下降和费用管控加强,业务毛利率得到提升,亏损持续收窄,整体业务正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Q4:设计业务的进展和未来展望如何?
答:设计业务是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工业软件”,具有技术壁垒高、市场空间大的特点,公司在此领域已持续投入超过十年。2020 年公司收购了洛阳鸿业,并基于此推出了广联达数维系列软件,涉及数维房建和数维基建两大业务板块。在房建业务板块,公司积极推动设计与成本业务的协同,着力推广设计成本一体化解决方案,以 EPC 项目为切入点,帮助客户在设计阶段快速进行成本核算与方案优化,有效帮助客户解决设计超概算的痛点,得到客户认可。后续公司也会持续打磨产品,提升产品的应用性,并通过行业标杆项目的打造等,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全力加速设计软件的替换。此外国产化替代也是一个很好
的推动力,当前公司产品已经在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的政府项目中取得试点和推广进展,加快了产品应用进程。
Q5:海外业务后续的拓展策略?
答:海外业务是公司比较确定的发展方向,正在加大力度推进。目前的拓展策略是双线并行:在亚洲市场,积极推进算量、计价等产品的全球版研发与能力升级,通过深度客户经营打造成本业务的规模化根据地,预计全球版产品明年可以在东南亚试点验证和销售;在欧洲市场,重点加快设计等系列产品推广,公司收购的 MagiCAD 在欧洲的占有率和品牌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为公司产品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公司正将 MagiCAD 的底层平台切换至自主可控的数维平台,以提升产品的技术自主性和协同能力,并已经在芬兰等地试点,等后续试点验证通过后,会进行放量推广。
Q6:公司如何看待 AI 大模型技术对建筑行业和软件公司的机遇与挑战?目前的投入和探索有哪些成果?
答:公司高度重视 AI 大模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落地,并于
2023 年提出 ALL IN AI 战略,当前公司所有的产品均已经有 AI 的
赋能和加持,AI 也是公司面向未来转型的关键动力。
AI 的发展也给软件公司带来了比较多的机遇,一是它能够推动软件从传统的“效率工具”向直接为客户提供“结果与价值”的服务转变;二是能够利用 AI 深入业务逻辑,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直接帮助客户节约成本、优化项目方案等,服务的深度更大,从而创造更大的实际价值。
在具体布局上,公司从两个层面推进 AI 技术落地:在基础层,积极构建行业垂类大模型,融合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数据,以解决通用大模型在专业场景中的适应性问题;在产品层,所有核心产品线都在积极融合 AI 能力,例如在算量业务中的 AI 识图,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或图纸快速生成算量模型,将原来耗时数周的工作压缩至几小时,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并提升了效率;在施工
业务中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摄像头识别现场安全隐患、监控物料消耗和分析施工进度;在设计业务中引入 AI 进行方案生成与优化等。
Q7:公司在成本费用管控方面的方式和未来展望?
答:公司整体的费用管控一直是比较严格的,年初会根据全年的情况进行资源排布,生成年度预算,并在过程中动态调整。今年公司费用上的管控基调,一是提升整体人效;二是专项费用专项管理。
在过去两年中,公司通过组织优化与人员调整,在严格控制费用、提升人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总人数有所下降,核心目标是持续推动人均效能提升。在具体策略上,薪酬费用虽因人员优化有所下降,但公司注重平衡,仍保持对核心优秀人才的激励与员工共享利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非薪酬费用则围绕市场机会保持必要投入,如在营销方面举办行业峰会与客户活动,在研发上重点投向 AI 与海外等战略领域。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追求有质量增长,使费用投入更加聚焦,实现利润与现金流的可持续增长。
Q8:公司十三规划的核心方向有哪些?
答:公司的十三规划仍在制定中,具体完整的规划内容,预计等明年年初确认后,再与大家进行正式、详细的沟通。
从当前的讨论来看,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将围绕三大核心方向展开:首先,公司将全面推进 AI 战略,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所有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我们坚定地将海外市场视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并进行系统性布局与推进;同时,公司将持续聚焦建筑主业,深耕成本、施工和设计三大业务机会,积极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尽管当前行业正处于调整期,但公司对建筑数字化的大方向保持坚定信心,将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和产品创新,力争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
关于本次活动是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
否涉及应披露重
大信息的说明
活动过程中所使 无
用的演示文稿、
提供的文档等附
件(如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