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市场最扎眼的一幕,恐怕就是多氟多(002407.SZ)的跌停。股价直接封死在34.22元,跌幅9.99%,成交额高达81.18亿元,2.23亿股被抛售。这不仅让持股的投资者心头一紧,更让昨天还高调发布研报、给予“强烈推荐”评级的招商证券显得有些尴尬。
就在前一天——11月19日,招商证券的三位研究员周铮、游家训、陈宇超联合发布了一份题为《多氟多深度报告:六氟业务反转且盈利弹性大 圆柱电池开始正贡献》的研报,预测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达3.37亿和27.7亿元,对应2026年PE仅15.7倍,认为估值偏低,前景可期。结果话音未落,第二天股价就来了个“一字跌停”,市场用脚投票的态度再明显不过。
我看了下背后的逻辑,其实这次跌停并非毫无征兆。尽管招商证券看到了未来盈利弹性的可能,但显然低估了当前基本面的压力。今年上半年,多氟多归母净利润已经同比下降16.55%,扣非后更是处于亏损状态;子公司广西宁福新能源持续拖累业绩,上半年亏了1234万,去年全年更是巨亏4.6亿。传统业务疲软、营收下滑6.65%,这些都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
再加上资金面也不支持。11月18日的龙虎榜数据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超过3亿元,机构、游资、外资都在卖出。技术面上MACD形成死叉,股价跌破BOLL通道下轨,情绪一旦转弱,杀跌就来得特别快。
但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另一条消息却被很多人忽略了:多氟多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是河南省仅有的三家之一。这意味着它在氟基功能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专利运营能力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公司在锂盐、电子化学品、硼同位素等高端新材料上的布局也在推进,甚至已经向中广核供货。董事长李世江一直强调“技术专利化、标准国际化”,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但方向是对的。
说实话,看到这一幕我并不意外。资本市场总是这样,短期看情绪和数据,长期看技术和战略。招商证券的研报没错,它是基于未来两年的业绩反转预期给出的判断;而市场的下跌也没错,它反映的是当下真实的经营困境和资金态度。
我觉得,多氟多现在正处在一个典型的“转型阵痛期”——旧业务还没完全稳住,新业务虽有增长(新能源电池同比增长75.4%),但尚不足以撑起整个盘子。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最容易被市场抛弃。
但我也会问自己一句:如果一家公司真的在搞硬科技、做国产替代、拿国家级资质,难道就不值得一点耐心吗?或许今天的跌停,正是把那些只想炒概念的资金洗出去的过程。真正的价值,往往是在喧嚣之后才显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