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合作关系:股权与业务的深度绑定
和而泰与摩尔线程已构建“股权+代工+技术+项目”的全维度合作体系,为业绩传导奠定坚实基础。股权层面,和而泰作为A股唯一直接参股摩尔线程的企业,持有其1.244%的股份,早期3000万元投资账面价值已增至3.06亿,收益超9倍。业务层面,其珠海工厂承接了摩尔线程30%以上的GPU模块代工订单,并提供PCB组装、封装测试等核心生产服务,2025年3月已启动GPU模块量产,形成准时制供应链体系。技术与项目协同上,双方不仅在智能控制器芯片、异构计算领域联合研发,还共同投资30亿元建设贵安AI智算中心,并探索车载GPU等前沿应用场景。
二、业绩增长驱动:三重收益路径的全面兑现
(一)代工业务:产能释放下的订单放量增长
摩尔线程上市后将加速产能扩张,其7nm和14nm GPU芯片已实现批量出货,而和而泰凭借30%以上的代工份额锁定直接增长红利。参考当前产能规划,和而泰珠海基地年代工能力可达50万片,随着摩尔线程智算集群落地及市场需求爆发,订单有望向百万级规模突破。202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和而泰来自摩尔线程的收入已同比增长120%,随着量产规模扩大,该板块收入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公司核心增长极之一。同时,双方通过共享MOSFET、电感元件等二级物料供应商,可降低采购成本8%-12%,进一步放大订单规模效应。
(二)投资收益:上市后股权价值的显著重估
2025年6月摩尔线程以310亿元估值位列全球独角兽榜第212位,其Pre-IPO轮投后估值约255亿元,而市场主流预测其上市后合理估值将达1500-3000亿元区间。按和而泰持有1.244%股份计算,若按2000亿元上市估值测算,其股权价值将增至24.88亿元,较当前3.06亿元账面价值存在超7倍的增值空间。股权增值部分既可能通过长期持有享受市值增长,也可在适当时机减持兑现巨额投资收益,直接增厚净利润。
(三)协同业务:技术赋能下的新增长曲线
双方合作已从生产代工延伸至场景落地,为和而泰开辟多元增长路径。在智算中心领域,联合投资的贵安AI智算中心投运后,可通过算力服务分成获取稳定收益,同时带动和而泰数据中心相关智能控制产品的销售。在汽车电子领域,依托摩尔线程车载GPU技术与和而泰现有比亚迪、蔚来等整车厂客户资源,联合开发的智能座舱、驾驶辅助系统相关模块有望快速落地,切入高附加值市场。此外,双方在AI大模型推理适配、工厂智能化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协同,可提升和而泰原有智能控制器业务的技术溢价,增强对西门子、松下等核心客户的粘性。
三、利润提升逻辑:规模效应与结构优化的双重催化
(一)毛利率水平稳步提升
GPU模块代工业务具有技术壁垒高、定制化需求强的特点,叠加30%以上的订单份额形成的供应优势,其毛利率显著高于和而泰传统家电控制器业务。随着代工规模扩大,单位固定成本持续摊薄,叠加物料采购成本下降8%-12%的协同效应,该板块毛利率有望达到25%-30%的较高水平。同时,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几乎不产生成本,一旦兑现将直接转化为净利润,大幅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二)费用率持续优化
摩尔线程相关业务的高增长将摊薄和而泰的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一方面,代工业务采用订单式生产,无需额外投入大量市场开拓成本;另一方面,双方联合开发的协同项目可共享渠道与技术资源,降低单独研发与市场推广的费用支出。费用率的下降将进一步放大利润弹性,推动净利率水平提升。
四、风险提示
1. 摩尔线程上市后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导致代工订单增长放缓;
2. GPU市场竞争加剧或技术迭代风险,影响摩尔线程产品销量与和而泰代工需求;
3. 智算中心、车载电子等协同业务落地进度滞后,新增长曲线形成缓慢;
4. 资本市场波动导致摩尔线程市值不及预期,影响和而泰股权增值收益兑现。
五、结论
摩尔线程上市与产能释放将为和而泰带来“代工放量+股权增值+协同增长”的三重业绩驱动,同时通过规模效应与业务结构优化提升整体盈利水平。短期来看,代工收入增长与股权价值重估将成为业绩与利润增长的核心动力;长期来看,技术协同与场景落地将推动公司从传统智能控制器龙头向AI+高端制造综合服务商转型,打开长期增长空间。若摩尔线程上市后估值达到市场主流预测区间,且产能顺利释放,预计未来1-2年内,和而泰来自双方合作的收入贡献占比将提升至20%以上,投资收益有望贡献数亿元净利润,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