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向好之际,和而泰(002402.SZ)的股东却集体减持。
5月14日晚间,和而泰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刘建伟以及其他4名股东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合计不超过1888.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05%。若按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20.47元/股来计算,这5名股东预计通过此次减持累计套现超过3.87亿元。
此消息一出,次日,和而泰股价暴跌7.87%,收于18.86元/股。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刘建伟累计质押的股份占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的比例已超过64%,若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则可能触发平仓。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高比例质押与减持叠加可能加剧市场公司对资金链紧张的担忧,尤其是实控人若被动平仓,将引发控制权稳定性风险。”
重要股东集体减持
公告显示,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裁刘建伟先生及董事、执行总裁秦宏武先生,董事、高级副总裁、财经中心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罗珊珊女士,董事刘明先生,监事左勤女士发来的《计划减持股份告知函》。
截至5月14日,刘建伟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48亿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16.12%,其计划在本减持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1842.67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不超过2.00%。
对于刘建伟减持的原因,公告披露为因偿还质押融资债务以及个人资金需求。在质押方面,具体从公司4月30日发布的公告来看,截至目前,刘建伟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9617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64.77%,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0.40%,同时,其未来一年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为3963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26.69%,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28%,对应融资余额3.90亿元。公告还显示,刘建伟具备相应的资金偿还能力,还款资金来源为其自筹资金或其他融资。
同时,秦宏武持有公司股份51.90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0.06%,罗珊珊持有公司股份106.55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0.12%,刘明持有公司股份23.63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0.03%,左勤持有公司股份2.03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0.002%。
因个人资金需求,上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在本减持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本次拟减持的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46.03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不超过0.05%。
虽然公司公告披露上述股东集体减持均因个人资金需求,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或许也与公司参股企业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摩尔线程”)IPO进程有关。
“和而泰持有摩尔线程1.24%股份,后者若成功上市可能带来数倍增值收益。股东减持或为规避未来禁售期限制,提前锁定部分收益。”一位不具姓名的财经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
同时,在业绩方面,和而泰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均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双上涨。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为96.59亿元,同比增长28.66%,归母净利润为3.64亿元,同比增长9.91%,扣非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16.02%;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85亿元,同比增长30.44%,归母净利润为1.69亿元,同比增长75.41%,扣非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比增长96.16%。
对此,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对本报记者指出:“这种反周期的操作在资本市场并不罕见。高管减持,往往不是因为公司不好,而是因为当下变现效率最好。同时,刘建伟高达64%的股份质押,也为这一行为提供了重要背景,即若质押融资接近预警线,减持套现用于补仓或解押,便成了资金安全层面的‘刚性动作’。”
不过,股东们集体减持的动作仍然引发了市场对业绩持续性的疑虑。同时,此次减持的股东均为重要股东,包括公司实控人及多位任职超10年的核心高管,更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股价暴跌可能触及平仓?
“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和而泰方面表示。
然而,和而泰股东减持消息发布的第二日,其股价便领跌消费电子板块,跌幅达6.79%。对此,郭涛指出,股东在业绩利好期减持并引发股价下跌,客观上导致短期投资者蒙受账面损失,可能涉嫌“利用信息优势收割散户”。不过,若减持符合预披露规则且未涉及内幕交易,则属于合法资本运作;若减持时点与业绩利好公告存在时间差,或高管利用未公开信息提前套现,则构成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侵害。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实控人刘建伟的高比例质押存在潜在风险。“刘建伟质押率超64%,若股价因减持持续下跌,跌破平仓线,可能触发强制平仓,形成‘减持-下跌-进一步平仓’的恶性循环,可能引起实控人丧失部分股权导致控制权旁落,股价暴跌引发投资者恐慌,加剧流动性危机。若平仓涉及券商强制处置,可能违反减持新规。公司需通过补充质押、提前还款或引入战投化解风险,否则可能面临控制权不稳定与再融资能力受损的双重打击。”郭涛表示。
与此同时,实控人及多位董监高的减持还可能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战略布局以及市场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郭涛表示,实控人及董监高减持虽不改变控制权,但可能削弱战略执行力。核心高管套现可能传递对未来估值的保守预期,影响团队稳定性。
就相关问题,本报记者致函和而泰,但截至发稿未收到正式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