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已披露完毕。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属国企控股A股上市公司达20家,它们的业绩表现如何?
记者梳理发现,20家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其中,18家公司实现盈利,1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部分行业龙头表现突出,其中,一季度6家公司营收利润双增长,它们分别是省广集团、佛塑科技、白云机场、广东宏大、粤桂股份、广咨国际;但同时也有多家公司业绩承压,国义招标、纬达光电、佛山照明、粤电力A、国星光电、雪峰科技等6家公司营收利润双下滑。
有行业分析认为,为稳定和提升经营,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市场拓展等关键领域要持续发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与市值管理协同提升,这已经成为“国资股”的必然要求。
6家公司营利双增
从营收来看,今年一季度10家省属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同比实现正增长,广东宏大、风华高科、广东鸿图、省广集团等增幅靠前。

其中,营收增速最高的是广东宏大,一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36.54亿元,同比增长66.14%,归母净利润为9351.81万元,同比增长23.99%,主要由于报告期内矿服板块规模扩大以及并表雪峰科技的原因。
从净利润来看,1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增速最高的是星湖科技,其次是粤桂股份,两者增速均超过了80%。白云机场、粤高速A也有不错的表现,同比增速超50%。
星湖科技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74亿,较去年同期增长88.55%,主要由于报告期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管理实施成本控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升约7个百分点的产品毛利率。不过受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影响,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了3.82%。
粤桂股份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82亿元,同比增10.94%,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87.82%。该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制糖、造纸、化工等领域,增长主要归结于成本优势与价格上涨的双重作用,报告期内公司有效控制产品成本,矿石价格的上涨也提升了销售利润。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增长的有省广集团、佛塑科技、白云机场、广东宏大、粤桂股份、广咨国际6家,这些公司涉及服务行业、材料、化工、农业、交通等行业。
业绩飘红的原因包括所在行业市场回暖、降本增效取得成效、拓展新场景新业务等。从近年布局看,广咨国际在低空经济上扩大咨询服务范围,省广集团在AI赋能、出海上寻求突破,佛塑科技投资建设重点项目并相继投产。
还有一些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拓展产业链增量,譬如佛塑科技拟收购锂电池隔膜头部企业河北金力新能源,拓展新能源领域发展空间;广东宏大收购新疆雪峰科技,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民爆产能。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并购六条”落地以来,在国企改革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集团资产证券化与市值管理考核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央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
多家公司业绩承压
在业绩分化的整体格局下,10家公司营收较上一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降幅最大的为国星光电,其次是粤电力A;从净利润来看,同样有半数公司同比下降,降幅排名前五为粤电力A、雪峰科技、国星光电、广东鸿图、国义招标。
风华高科、广东建工、广东鸿图、永顺泰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星湖科技、中金岭南、粤高速A等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但营收下滑。另外,国义招标、纬达光电、佛山照明、粤电力A、国星光电、雪峰科技等6家公司营收利润双下滑,业绩承压。
譬如,粤电力A一季度实现营收105.73亿元,同比下降17.33%,净利润方面,亏损3.83亿元,同比下降403.21%。公司表示,今年以来广东电力市场竞争加剧,年度双边协商交易成交均价大幅下降。此外,其下属电厂一季度检修较多,沿海地区海风强度同比减弱等因素影响公司上网电量同比下降10%。尽管燃煤价格有所回落,但不足以弥补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发电毛利下降,出现亏损。
国星光电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67亿元,同比下降18.48%,归母净利润为1669.61万元,同比下降40.25%,这或与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有关。公司一季报表示,业绩下滑主要由于销售收入同比减少,毛利额减少影响所致。
国星光电深耕LED行业,该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生产经营形势分析会议上强调,二季度要聚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布局,深耕高清显示、智能穿戴、mini背光、车载LED等高附加值领域,强化利润考核。
由广东宏大收购、广东省环保集团最新控股的雪峰科技,也面临营利双降的考验。对于公司未来的战略走向,今年3月的业务交流对接会提到,广东宏大与雪峰科技将在战略、管理、精神层面实现全方位协同。雪峰科技将加速推进重点目标企业的并购工作,加强能化板块投资;聚焦民爆行业产能整合,重点突破目标企业;同步布局境外市场,推动产能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等。
实际上,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加强科技研发、优化产品结构、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积极推进并购重组成为“国资股”普遍的动作,据统计,六成公司在一季度都增加了研发费用。
今年年初印发的《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优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机制,完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机制,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加大创新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等持续强化企业核心功能建设,推动企业内在价值与市场估值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广东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