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知集团(002398)股价连续三日涨幅偏离值超20%,触发异常波动公告——这是最近A股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11月24日至11月26日,公司股价一路走高,并在26日早盘迅速封涨停,最终收涨9.95%,报6.85元,单日成交额达4.34亿元。这一波行情不仅点燃了市场关注,也让“垒知集团”这个名字重新回到投资者视野。
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此次股价异动确属交易规则定义下的“异常波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核查后明确表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控股股东也未在期间买卖股票,经营环境无重大变化。换句话说,这次大涨并非由突发利好或资产重组等传统催化剂驱动。
那究竟是什么推动了这轮上涨?从基本面来看,垒知集团正在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转变。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由负转正,资产负债率下降,可转债利息保障倍数提升,财务结构持续优化。更关键的是,海外业务增长亮眼,“一带一路”布局逐步兑现,成为新的业绩增量来源。与此同时,公司推出AI建筑机器人LetsRobotMI,已在多个项目落地应用,手握充足订单,实现了外加剂主业与智能化服务的协同突破。这使得垒知被贴上“AI+建筑”“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多重热门标签,在当前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投资主线中占得一席之地。
我之所以关注这家公司,是因为它不像某些纯概念炒作标的那样空洞。它的上涨背后有逻辑支撑:治理改善、现金流反转、海外扩张和技术创新四者叠加,构成了基本面拐点的初步迹象。尤其是在建筑材料板块整体估值偏低的背景下,一旦出现成长性预期修复,资金自然容易形成合力。
但我也保持一份清醒。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微降,净利润增速依然缓慢,说明业绩全面回暖尚需时间验证。外加剂作为核心业务占比超七成,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压力仍在。而AI产品的商业化仍处早期,能否规模化复制还有待观察。
在我看来,垒知集团此番走强,是政策红利(如BIPV、地下管网建设)、区域战略(福建自贸区)与产业转型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或有情绪过热风险,但如果后续财报能持续验证经营质量改善,那么这轮行情就不仅仅是“反弹”,而是价值重估的开始。
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高博弈,不如盯紧两个指标:一是海外订单的持续性,二是AI产品落地带来的实际效益。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都不是靠一次涨停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