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华创刚刚扔出一份重磅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草案正式出炉。这份计划不仅明确了1046.6万份股票期权的授予规模,更将行权价格定在235.74元/股,覆盖2306名核心员工,包括高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消息一出,市场立刻有了反应:股价当日下跌4.48%,最新报386.86元,远高于行权价,理论上具备明显激励空间。
根据公告内容,此次激励计划有效期不超过84个月,自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算。期权分四期行权,每期间隔12个月,从授权日起满24个月后开始,每次可行权比例均为25%。这意味着激励对象需要长期绑定公司发展节奏,才能逐步兑现权益。标的股票来自公司定向增发的A股普通股,占当前总股本的1.4446%,而公司所有有效期内的激励计划合计涉及股份未超过股本总额的10%,符合监管要求。
激励对象方面,共2306人入围,其中7人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其余为技术和管理骨干。像纪安宽、董博宇等高管各获授1万股,唐飞获授8000股,虽然数量不多,但象征意义强烈。值得注意的是,激励名单排除了独立董事、监事以及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亲属,也未包含已参与其他上市公司激励计划的人员,合规性上做到了严格把关。
看到这份方案,我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次典型的“稳增长+留人才”组合拳。北方华创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面临国际竞争加剧和技术迭代加速的双重压力,核心团队稳定性至关重要。这次激励覆盖面广,人数超两千,说明公司意在构建一个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而非仅针对少数高管的奖励机制。
而且,行权价格设定在235.74元,虽低于当前市价,但并不算低折扣,体现出一定的业绩门槛预期。结合其分四年匀速解锁的设计,我认为管理层并不追求短期刺激,而是希望引导员工关注中长期经营成果。再加上绩效考核体系已被明确纳入行权条件,且公司强调指标科学合理、对标不少于三家同行业企业,这套机制的约束性和导向性其实很强。
不过我也注意到,当天股价还是跌了。可能部分投资者解读为“利空出尽”,或是担忧未来股份支付带来的费用摊销影响利润。但从基本面看,北方华创被多家基金重仓持有,华宝旗下ETF合计持股超44万股,说明机构对其长期价值仍有认可。
总的来说,这份激励计划没有浮夸的承诺,也没有过度让利,走的是务实路线。它反映的不是一个急于拉升股价的信号,而是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试图在复杂环境中稳住队伍、持续投入研发的战略选择。我对这种克制又坚定的做法,持正面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