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华创刚刚扔出一个重磅消息:公司正式推出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向2,306名核心员工授予总计1046.6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高达235.74元/股。这一动作不仅覆盖了公司董事、高管,更将大量核心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纳入激励范围,显然是要“绑定”关键力量,为未来几年的发展蓄力。
从公开资料来看,这次激励计划设计得相当规范。期权来源为定向增发A股普通股,占当前总股本的1.44%,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累计未超过股本总额的10%,单个激励对象获授比例也未超1%。方案还明确设置了四期行权安排,每满两年解锁25%,最长有效期不超过84个月。这意味着激励对象必须长期留在公司并达成业绩目标,才能逐步兑现收益。此外,公司已通过合规性自查,确认财务报告无保留意见、未有违规分红等情况,符合实施股权激励的各项监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激励对象中包括三位高层:纪安宽、董博宇、唐飞,分别获授1万、1万和8000份期权。虽然数量看似不多,但结合行权价来看,潜在收益仍具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这释放出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只有公司股价持续走高,这些期权才有实际价值。
看到这份激励计划,我第一反应是:时机很微妙。就在消息发布的同一周,北方华创股价连续三天下跌,最新报386.86元,距离235.74元的行权价虽仍有空间,但市场情绪显然偏谨慎。而华宝基金旗下多只ETF重仓持有该股,合计浮亏已超千万元。在这种背景下推激励计划,更像是在波动中稳军心、明方向。
在我看来,这个计划本身是积极信号。它不是短期炒作工具,而是着眼于中长期人才绑定与绩效挂钩的机制设计。尤其对于半导体设备这类技术密集型行业来说,核心人才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研发进度和产品竞争力。北方华创作为国产替代的重要担当,面对国际竞争和技术迭代压力,必须用真金白银留住人。
当然,激励能否真正起效,还得看后续业绩考核指标是否严格、公司战略执行是否到位。目前草案尚未披露具体的公司层面业绩条件,这是我接下来会重点关注的部分。但至少从结构上看,这次激励做到了覆盖面广、节奏合理、合规清晰,是一次成熟且理性的制度安排。
说到底,资本市场短期看情绪,中期看业绩,长期看治理。北方华创这一步,走得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