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华创今日披露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11.60亿元,同比增长38.31%,净利润19.22亿元,同比增长14.60%。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73.01亿元,同比增长32.97%,净利润51.30亿元,同比增长14.83%。这份成绩单在半导体设备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显得颇为亮眼。
细看数据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营收增速显著高于利润增速。第三季度营收增幅38.31%对比净利润增幅14.60%,前三季度营收增幅32.97%对比净利润增幅14.83%,两者差距均接近20个百分点。这种营收与利润增长的不同步,通常意味着公司正处于市场份额扩张期,可能通过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换取市场空间。
公司解释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集成电路装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工艺覆盖度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这与行业背景相符,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带动下,集成电路装备市场确实存在巨大增量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上半年完成收购芯源微,进一步完善了在光刻工序配套装备方面的布局,这种战略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从公开信息看,北方华创在技术突破方面持续取得进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立式炉、物理气相沉积两种装备达成第1000台整机交付里程碑,加上此前已达标的刻蚀设备,已有三种主力装备产品累计出货量突破千台大关。这种规模化交付能力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意味着产品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达到新高度。
机构资金的态度值得关注。今日披露的基金三季报显示,北方华创出现在华夏、九泰、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的重仓股名单中。这种机构集中持仓的现象,反映出专业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同时,截至10月29日的数据显示,公司融资净买入3678.83万元,融资余额达28.44亿元,杠杆资金也在持续流入。
不过,今日股价表现与基本面形成反差。在业绩向好的情况下,北方华创股价收跌1.92%,报415.50元。这种"利好出尽是利空"的市场反应,可能源于投资者对半导体周期性的担忧,或是前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业绩预期。当前44倍的动态市盈率在半导体设备板块中处于中上水平,市场对公司的估值定价包含了对其技术领先地位和成长性的溢价。
员工持股计划的推进同样值得留意。今日披露的2025-2027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结合公司此前多期股权激励的实施,显示公司正在构建长期激励机制,这将有助于绑定核心人才,在技术密集型的半导体设备行业保持竞争力。
展望未来,北方华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产替代趋势和数字经济转型为半导体设备行业提供长期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周期性波动和技术迭代压力始终存在。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光伏设备等新兴领域的布局,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投入,将是应对行业变化的关键。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