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7 16:57:20 股吧网页版
无人配送车价格战“卷”入万元:资本密集加持 谁能笑到最后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正在悄然席卷整个无人物流车行业。

  9月3日,新石器(Neolix)无人车宣布推出“零首付、零利息、48期分期”购车方案,同时宣布FSD(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服务终身免费使用,成为这场价格战趋于白热化的最新注脚。随着主要厂商将裸车价格降至“万元级”,无人车正从前沿科技产品,转变为物流网点为降本增效而批量采购的生产工具。

  这一转变正在中国多个城市的街道上得到验证:以深圳为例,无人配送车已被用于多个区域的日常运营。在福田中心区的街头,憨态可掬的顺丰无人车在车流中自主穿行,精准避障,将快件从繁忙的网点送往社区末端。

  这一幕,正是价格战下产业变革的缩影,其背后是资本加注、技术迭代与供应链成熟的多重驱动。这也向行业参与者们提出了新问题:当价格不再是壁垒,谁能赢得这场关乎未来的终局之战?

  “万元”时代:价格战卷出普及“加速度”

  多位行业从业者都切身感受到了过去一年无人车价格的“跳水”:2024年初还需要近20万元的设备,如今包含数年服务费的总成本已下探至10万元左右。

  “战火”似乎是在2025年被彻底点燃。菜鸟GT-Lite将裸车价打至1.68万元,九识智能的E6车型喊出“一部手机的价格”,定价1.98万元。延续数年的“硬件+FSD(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订阅费”模式被新石器打破,其“一口价”方案更是将用户的决策成本降至冰点。

  价格的雪崩,迅速转化为市场的井喷。业内研究平台通渠有道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全国末端无人配送行业累计交付量约15000辆,其中超过60%来源于二季度价格战之后。

  快递巨头们的采购清单亦是最好的证明:中通在网点投入的无人车从2024年底的350余辆激增至超过2000辆;极兔计划2025年新增3000辆;新石器在手订单已达3万辆。

  对于一线的工作人员而言,无人车物流在应用上也十分高效。“操作很简单,”在深圳南山后海网点,顺丰快递员莫杨帆告诉记者,“我们只需按时在区域上等待,卸下需要派送的快件,再将收回来的快件装车。车辆会按班次自动往返。”

  这背后,是无人车带来的真实效率跃升。顺丰速运海滨广场营业店经理邹启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人工接驳往返需四五十分钟,现在无人车全程不到30分钟,省下的时间可以更好服务客户。“平峰时段,无人车助力下,快递员日均揽派件量可从100票提升至120票,效率提升20%,整体派送时效最高可提升50%。”

  顺丰速运深莞区运营规划负责人张昊也表示,“单台无人车具备在城市公开道路下40公里/小时的自动驾驶能力,最多可装载300票快件。投入运营后,快递员的快件交接距离缩短40%,人力搬运频次下降20%,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快件安全风险。”

  “目前,顺丰无人车在深圳核心区域的应用已形成可观规模效应,80台无人车相当于替代了35名人力及35台传统接驳车辆。”张昊进一步表示,“平峰期日均处理快件7.2万票,高峰期间跃升至8万票。日常配送效率提升20%以上,高峰期增幅更高达30%。”

  对于终日奔波的一线快递员而言,这种改变更为直观。“以前要顶着烈日骑车往返,现在只需在区域上集中处理快件。”已在顺丰工作多年的潮骏感慨,“特别是夏天,不用长时间暴晒,工作更舒适,安全风险也降低了。科技让我们这份工作更有盼头了。”

  降本、增效、提升体验——这些都是无人车在这场价格战中攻城略地的核心武器。当单票成本降低0.1元的诱惑摆在眼前时,对于利润在分毫之间游走的快递加盟商而言,选择已无需犹豫。

  粮草与兵马:谁在为价格战“输血”?

  惨烈的价格战背后,是雄厚资本的“弹药”支撑和产业链的成熟共振。

  2025年,当消费投资普遍趋冷时,无人物流赛道却热钱滚滚。短短几个月,头部公司就“进账”超30亿元:2月,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8月再获滴滴加持;4月,九识智能宣布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5月,白犀牛获得顺丰领投的2亿元B轮融资,并在8月将B轮总融资额刷新至近5亿元。

图片

南都湾财社结合公开资料整理。

  资本的涌入,为企业提供了“以价换量”的底气。一位业内投资人向记者坦言,现阶段,市场规模是比单车利润更重要的估值模型。谁能更快地铺开市场,积累更多的运营数据,谁就能在下一轮融资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除了资本“输血”,技术与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下降,则是价格战得以持续的内因。华研交运研报数据显示,速腾聚创等上游供应商的激光雷达单价已从万元级降至两千元区间;同时,动力电池价格持续下探。更重要的是,头部厂商自建工厂带来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新石器自营工厂已实现“10分钟下线一辆车”,大幅摊薄了制造成本。

  与此同时,政策的“东风”也为大规模部署扫清了障碍。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路权,覆盖了80%以上的主要物流节点城市。路权的开放,如同打通了产业的“任督二脉”,让无人车的规模化商业运营从“可能”变为“现实”。

  价格战之后:从“拼价格”到“拼生态”

  当价格的护城河被填平,所有玩家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一个共识在业内浮现:单纯的“价格战”是最低维度的竞争,胜利的终局,必将属于创新者,如构建生态。

  “无人城配的市场很大,能够容纳很多玩家。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大多数客户认可的公司,必定是同时兼备产品技术研发的硬实力,以及销售、运营、维护的软实力。”九识智能CEO孔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九识的优势在于,通过已被市场验证的产品快速获得规模与数据,形成一个“用户飞轮”:“海量数据反哺算法和产品迭代,最终构筑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这种“场景定义产品”的务实哲学,让九识推出了覆盖不同载重和应用场景的Z、E、L三大系列车型,并深入全国近300座城市。

  如果说九识的路径是“产品矩阵+数据飞轮”,那么白犀牛与顺丰的深度绑定则展示了另一种可能——生态协同。一年内三次加注,顺丰之于白犀牛,已超越普通投资人,成为其最核心的战略伙伴和最大的应用场景。白犀牛正将重心转向研发更稳定、可靠的“车规级”产品,这恰好契合了顺丰这类头部客户从“尝鲜”转向“重度依赖”后,对运营效率与安全性的极致追求。

  “单纯的硬件销售不是终点,”新石器CEO余恩源此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构建高效、可靠的运力网络才是护城河。新石器与深圳巴士集团的合作便是例证——利用遍布全城的公交场站资源,为无人车提供充电、调度、仓储支持,将静态的城市基础设施,盘活为动态智慧物流网络的“活节点”。

  从卖车,到卖服务,再到构建一个完整的运力生态——这是头部玩家们在价格战中,为未来布下的棋局。它们或通过投资深度绑定,或通过自建服务网络,或通过跨界合作盘活资源,目标只有一个:在硬件趋同的未来,用软件、服务和运营能力,构建起真正的壁垒。

  “我们希望把九识智能从技术服务商转型为智慧城市运力生态构建者。”孔旗向记者描绘了他的蓝图。他透露,公司近期推出的ADS中心(Autonomous Driving Service)计划,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平台,让客户能按需下单运力服务。

  这或许是这场鏖战的答案之一。当硝烟散去,决定胜负的,不再是那一串诱人的价格数字,而是谁能更深刻地理解物流场景的痛点,谁能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服务,谁能将无人车这一“新质生产力”,更无缝地融入城市的复杂肌理之中。这场竞赛,才刚刚开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