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盘后一看,格林美这事儿有点东西。这家公司年循环再生的钨资源占到中国原钨开采量的10%,这个比例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钨是典型的稀缺战略金属,广泛用在硬质合金、电子器件这些高精尖领域,现在全球都在抢矿,它倒好,直接从城市矿山里“挖”出来,还稳定供应全球3C消费电子的龙头企业。什么叫变废为宝?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我翻了下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他们回收的钨出货量已经干到了5590吨,全年冲6000吨问题不大。而且人家不光是量大,纯度能做到99.99%,成本还比传统开采低15%。这说明什么?说明技术已经跑通了,经济性也验证了,不是靠补贴活着的那种模式。更关键的是,公司明确说了,回收再制造的钨产品已经打进全球顶级消费电子供应链,虽然没点名,但你品,你细品,苹果这类客户基本就在射程之内。
其实格林美的底子一直挺扎实。早几年大家关注它是因为动力电池回收和三元前驱体,毕竟镍钴回收率分别做到99%和超过95%,锂回收也在往97%冲,这在全球都是第一梯队的水平。但现在看,它的城市矿山版图越铺越宽,不只是钴镍锂,连钨、铜、金、银、铂族金属都在收,一年处理的电子废弃物和退役电池占全国总量一成以上。这种多金属协同回收的能力,抗风险能力比单一资源型企业强太多了。
最近刚果(金)那边对钴出口搞禁运,国际市场钴价就往上窜,这种地缘政治带来的波动,恰恰凸显了再生资源的战略价值。格林美这种手握大量回收产能的企业,反而能在原料紧张时稳住供应,甚至掌握一定话语权。再加上他们在印尼建的产业园,MHP、硫酸镍、前驱体、正极材料全链条打通,海外产能也陆续释放,等于在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
另外注意到,钠电这块也在提速,前驱体已经量产,钠电正极实现吨级出货。现在整个新能源赛道从“拼产能”转向“拼供应链”,像它这样既有回收能力又有材料制造能力的企业,更容易被上下游拉进自己的生态圈。前几天还跟厦钨新能签了三年战略合作,这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绑定深度协同。
今天股价涨了两个多点,成交额超22亿,热度确实起来了。不过咱也不吹不黑,这种重资产、长周期的行业,考验的是持续兑现能力。但有一说一,能把循环做成一门高技术含量的生意,还能做到全球有影响力的程度,确实不多见。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