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7 18:26:41 股吧网页版
格林美再卖旗下公司“止血”,业务扩张带来资金饥渴
来源:界面新闻


K图 002340_0

  界面新闻记者赵阳戈

  去年起,格林美(002340.SZ)已陆续将数个亏损孙公司转让给国有背景的河南循环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循环集团”),为公司实现“止血”。

  格林美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转让电子废弃物公司一方面是因为确实盈利困难,另一方面还因为回款也比较慢,目前公司体内电子废弃物板块只剩很小一部分,未来将逐步淡出。

  在业务规模持续扩张、营收连年增长的背后,格林美的应收账款、存货及各类借款持续攀升,资产负债率亦连年走高。近期,公司还积极推动赴港上市,试图打破持续三年的“融资荒”。就此动向,格林美方面也对界面新闻做了独家回应。

  二度出售资产“止血”

  格林美拟将控股子公司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循环”)持有的、从事电子废弃物回收、塑料再生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江西格林循环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循环材料”)的100%股权,转让给河南循环集团,转让金额2.8亿元,同时涉及的债券转让价款6.82亿元。

  对格林美来说,此次出售格林循环材料能带来明显的好处,首先是帮助公司“止血”。

  界面新闻注意到,格林循环材料成立于2023年6月,经营表现不佳,经审计2024年净利润为-2680.32万元,未经审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68.95万元,这两期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93.81万元和-1719.06万元,呈现净流出状态。

  这并非格林美首次以“优化资产”为由出售子公司。就在去年年末,格林美也以同样的理由,转让了河南、山西、内蒙古三地的电子废弃物处置企业股权,接盘方同样是河南循环集团,转让为格林美收回了9.22亿元资金。据悉,这三家企业均为国家定点电子废弃物处置单位,但2024年前三季度无一例外处于亏损状态。

  标的业绩情况图:界面新闻编制

  根据2024年年报中的描述,格林美对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等资产进行资产优化,是为把握国家“两新”战略机遇(“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将部分优质资产与更有优势的国有集团实施股权重组,以适应绿色循环产业整合壮大的趋势。

  两度出手接盘的河南循环集团,符合格林美所描述的“更有优势的国有集团”。

  公开信息显示,河南循环集团是河南投资集团下属的核心从事固体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处理处置的国有企业,背靠河南省财政厅,旗下拥有再生资源交易平台易再生,注册用户超25万。2024年,河南循环集团总资产54.84亿元,净资产18.12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33.59亿元,净利润1.73亿元。格林美称与河南循环集团不存在关联关系。

  来源:天眼查

  界面新闻通过天眼查穿透关系网看到,格林美与河南循环集团并未有直接的关联。

  界面新闻致电河南循环集团的公开电话,未得到回应。对于河南循环集团的接盘,格林美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其可能是在扩充自己的体量,将这些公司装入整个体系里,结合自身优势,更容易盘活资产。

  华丽业绩背后的资金需求

  格林美2001年由许开华创立,先后于深交所和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始于电子废弃物回收,如今已拥有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业务、动力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业务、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的营业收入2024年达到了332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74.98亿元,同比增长10.55%。

  然而,业绩增长的背后,格林美的资金压力不断积累。

  格林美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就从2022年的57.49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73.19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为66.41亿元;存货从2022年的76.62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87.73亿元,截至2025年9月末达到了99.69亿元。

  经营数据一览图:界面新闻编制

  为应对经营所需,公司短期借款从2022年43.94亿元上涨到2025年前三季度的72.27亿元;长期借款同样从2022年75.08亿元翻倍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58.72亿元。截至2025年9月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66.28亿元,同期的货币资金为47.5亿元,存在缺口。

  与此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亦随业务扩张同步递增。在这一背景下,格林美的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52.7%上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64.96%,资金压力不容忽视。

  根据格林美的展望,2025年至2027年,公司规划销售收入目标分别为400+亿元、500+亿元与600+亿元。公司在建工程庞大(资产从2024年年初的27.3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末的76.2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覆盖不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

  净额对比图:界面新闻编制

  因此,包括出售亏损资产等补流行为就不难理解。界面新闻注意到,格林美类似的动作还有不少。

  比如,2024年4月27日公司披露,拟变更“欧洲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和动力电池回收中心开发”项目募集资金(约为GDR募集资金的20%)用途为补充公司经营性流动资金,截至3月末,该项目暂未使用过募集资金,结余5.28亿元。

  面对资金需求,格林美近期正积极谋划外部融资。

  2025年9月份,格林美向联交所提交了H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募投除了扩张产能和加强研发外,还有部分募资会作为营运资金。根据上述负责人的描述,发行H股事宜尚在推进中,还需拿到批文。预计发行规模大概为目前公司总股份的10%至15%,如此折算下来融资额规模大约在50亿左右。

  在这次赴港上市计划之前,格林美已历经长达三年的“融资荒”。

  2023年至2025年间,格林美鲜有大手笔融资,仅在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发债融资了3亿元。在此之前,公司融资活动较为频繁:

  •   2022年7月,格林美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于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扣除费用融资3.4亿美元;

  •   2020年5月,格林美曾实施定向增发,实际募资净额就有23.87亿元;

  •   2018年9月完成的非公开发行,也令格林美实际募资了18.06亿元;

  •   再往前的2015年11月,格林美通过定增完成融资23.58亿元。

  “我们好几年没有这种股权融资了”,格林美相关负责人称,以前股权融资相对容易一些,现在会更严,所以公司后来更多考虑的是通过GDR等监管层鼓励的方式来实现融资。与此同时,由于格林美已实现全球布局,无论GDR还是港股上市,外币在手更便于公司在全球范围的使用。

  关于经营目标,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营业收入会有一定压力,但净利润表现良好”,由于公司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业务以及新能源材料与镍价高度相关,所以收入会受到金属镍价格波动影响,可将镍价走势作为关注重点,“镍价上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利润”。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