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刚出来,我第一反应是有点意思。格林美这回把搞电子废弃物和塑料再生的孙公司——格林循环材料,整个打包卖了,作价2.8亿股权款,外加6.82亿债权转让,合计快10个亿。这家公司才成立两年多,注册资金3.1亿,听着不小,但财报数据一扒就露底了:去年营收不到3000万,亏了2680万;今年前三季度营收2808万,又亏了1068万。说白了,就是个持续输血的主儿。
但你别急着下结论,觉得这是在甩包袱。关键得看它往哪走。公告里说得明明白白,这次剥离是为了聚焦“关键金属资源回收业务”。这话听着虚?其实有实打实的底气。格林美现在玩的是高阶局,人家已经搭起了“废弃资源—高纯原料—终端产品”的闭环链条,镍、钴、锂、钨这些战略金属,一口气能再造二十多种。特别是镍钴,印尼那边的产业园规模摆在那儿,年产15万吨金属镍的MHP项目,全球都排得上号。最近刚果(金)不是禁了四个月钴出口嘛,全球供应链一抖三颤,价格往上窜,这种时候,有回收能力的玩家反而成了香饽饽。
你看它三季报,今年前三季营收274.98亿,涨了10.55%;净利润11.09亿,增速高达22.66%。光第三季度就赚了3.1个亿,同比涨了53%。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的核心业务不仅扛住了行业压力,还在加速跑。现在把非核心、还烧钱的塑料和电子废弃物处理这一块剥离出去,轻装上阵,显然是要all in在更有技术壁垒、更高附加值的关键金属赛道。
而且这笔交易不光是止损,预计还能带来约1000万的投资收益。钱落袋的同时,还能腾出资源去攻更难啃的骨头——比如稀有稀散金属的回收,钼、钽、铌这些,国内供应风险大,谁先突破,谁就在下一轮产业竞争里握有筹码。再加上国家现在推“两新”战略,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城市矿山的料源只会越来越多。格林美手里有渠道、有技术、有海外布局,这时候收缩战线,更像是在憋大招。
所以这步棋,表面看是退出一个领域,实则是集中火力打歼灭战。未来比的不是你能收多少废品,而是能不能从废品里掏出别人拿不到的“宝贝”。格林美这手操作,有取舍,也有野心。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