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格林美(002340)披露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4.98 亿元,同比增长10.55%;实现归母净利润11.09亿元,同比增长22.6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37亿元,同比增长31.89%,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52.99%。
今年前9月,格林美在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与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的持续发力,关键金属循环回收增量、印尼镍资源全面达产、高端新能源材料市场持续突破,推动了公司业绩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球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的龙头企业,格林美已构建了“废弃金属资源回收—原生化高纯原料与材料—终端产品的世界品牌”的循环再生产业链,实现镍、钴、锂、钨、铜、锰、金、银、铂、锗、镓、钪等20余种关键金属资源的高质量循环再造,建成全球最大的镍、钴、钨关键金属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地。
今年前三季度,格林美钴回收超过6000吨,极大地补充了刚果(金)钴禁运期间的钴供应,以回收钴捍卫中国关键金属钴供应的安全,维护公司全球钴供应链的稳定性,这不仅显著强化了公司战略钴原料的自主可控能力,更在全球钴供应链面临重大政策扰动之际,构筑起一道坚实的资源“护城河”。
在镍资源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印尼镍资源项目镍金属出货79916吨(含参股产能),同比增长151%,为全年实现12万吨镍产出打下坚实基础。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印尼镍资源项目镍金属出货35939吨(含参股产能),平均每月镍金属出货接近12000吨,平均每天产出镍近400吨,出货量稳步攀升。
据悉,2025年9月,格林美印尼年产3万吨电积镍产线正式开通,标志着公司镍资源产业链的海外布局取得又一重大战略突破,成为印尼首个镍资源到“MHP—硫酸镍晶体—电积镍—高镍三元前驱体”的镍资源及下游全产业链基地;2025年7月,格林美全球首款且唯一实现产业化的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量产发货,代表了锂电前驱体制造领域的全球最高技术成就,成功填补了全球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领域产业化的空白。
2025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回收钨资源出货量达到5590吨(WC计),同比增长22%;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36,643吨,同比增长59%;镍钴前驱体出货12万余吨,下游客户提质保量,关键金属积蓄势能;正极材料实现出货1.7万余吨。
同时,格林美还积极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及固态电池新材料技术。2025年7月,公司与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孙学良教授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聚焦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共同破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产业化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公司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公司于2025年9月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格林美此次赴港上市,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关键金属资源的产能建设及产业链相关业务布局、海外研发创新及数字化建设、全球营销中心建设、补充营运资金等,推动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