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今日在互动平台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印尼镍冶炼项目自产钴金属3667吨,同比增长125%。这一数据印证了其印尼战略正在加速兑现产能。与此同时,公司近期在印尼的一系列资本运作更值得关注——通过让渡控股权换取资源绑定,正在构建一套应对全球贸易变局的新模式。
观察格林美在印尼的布局,本质上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资源整合。根据公告,格林美将引入印尼本地镍矿商、下游电池客户蔚蓝锂芯、韩国投资人等战略投资者入股青美能源。交易完成后,格林美持股比例从100%降至29.59%,新股东永恒绿洲以32.52%持股成为单一最大股东。这意味着格林美主动放弃了这家重要海外工厂的控股权。
这种看似退让的背后,实则隐藏着深层的战略考量。格林美有关人士的表态颇为直白:“我们也是要把利益绑定在一起,以联盟体的方式去应对地缘政治影响。”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国企业单独出海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通过股权置换,格林美将上下游合作伙伴转化为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引入了印尼本地镍矿商和下游电池客户,构建了一个难以被简单切割的产业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并非单纯的现金入股。永恒绿洲、MDK和格林特以持有的MHP权益量作价出资,相当于青美能源用自身股份换取镍资源。交易完成后,青美能源将获得12630金属吨/年的镍资源MHP产品权益。这种以资源换股权的安排,直接强化了格林美的原材料保障能力。
从财务角度看,此次出表操作也颇具智慧。青美能源各项财务指标占合并报表比例较小,出表后对主营业务不会构成重大影响,却能大幅降低公司资本开支,优化资本结构。在当前毛利率仍处12.48%历史低点的背景下,这一安排有助于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印尼项目的产能释放正在成为格林美业绩修复的关键变量。中金公司研报指出,2025年二季度公司收入和盈利短期承压主要受到印尼镍项目因暴雨阶段性停产影响,但目前该影响已消除,7月镍钴产量创历史新高。上半年自产钴金属125%的增长,似乎印证了这一判断。
格林美的印尼故事正在进入新阶段——从单纯的投资建厂,升级为通过资本纽带整合全球资源。这种“以空间换时间、以股权换资源”的策略,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或许更具韧性。虽然短期内失去了一家重要工厂的控股权,但换来了更稳固的供应链和更广阔的市场通道。对于志在全球市场的中国新能源企业而言,这种灵活务实的海外拓展模式,或许值得持续观察。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