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发龙蟒又动了,这次是实打实地推进磷酸铁锂项目。
11月18日,公司在互动平台明确回应投资者:正积极推动磷酸铁锂项目的建设。其中,位于德阿的6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已全面建成并正式投产;更进一步的是,全资子公司德阳川发龙蟒拟与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合作,共同建设17.5万吨/年的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双方将为此设立合资公司——富临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6.6亿元。这一动作不仅意味着产能扩张提速,也显示出公司在高端锂电材料领域的战略卡位正在加速。
新项目背后是清晰的战略路径
从现有信息看,川发龙蟒并非盲目扩产。其在新能源材料上的布局已有系统性框架:德阿项目6万吨磷酸铁锂已投产,10万吨磷酸铁进入调试阶段;攀枝花5万吨磷酸铁部分装置稳定运行;再加上此次拟建的17.5万吨高压密磷酸铁锂,公司正逐步构建起覆盖中端到高端产品的产能梯队。而“高压密”这一关键词尤为关键——这类产品能量密度更高,适配高端动力电池需求,技术壁垒也更强,未来有望在竞争激烈的磷酸铁锂市场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与此同时,公司还投资3.66亿元建设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项目,作为制备高压实磷酸铁锂的关键前驱体,这说明川发龙蟒已在向上游核心技术延伸,试图打通从资源到材料的一体化链条。
我怎么看这家公司?
说实话,我最近也关注到了川发龙蟒。此前股价一度冲高,虽近期回调至12.58元(跌幅2.10%),但成交额仍达11.65亿,热度未完全退去。在我看来,这轮行情的背后,并非单纯的概念炒作。
传统业务其实很扎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73亿,净利润4.37亿,尤其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逾50%,环比也大幅改善。并购天宝公司带来的协同效应显现,磷矿石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支撑着基本盘稳健增长。
而在新能源这条“第二曲线”上,它的动作够快、够实。不只是建厂,还引入胡国荣教授团队强化研发,收购国拓矿业切入锂资源端,初步探获近1.5万吨Li₂O资源量。虽然目前锂矿尚处探矿阶段,短期难贡献利润,但长期来看,掌握上游资源对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磷酸铁锂产能全国都在上,未来可能面临价格战;新项目建成需要时间,达产效率待验证;锂矿转采周期长,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但我认为,川发龙蟒的转型逻辑比很多“蹭热点”的企业要清晰得多——主业稳得住,新业务有步骤、有技术、有资源配合。机构频繁调研不是没有原因的。短期波动难免,但如果把时间拉长,这家公司的成长性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