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下游市场对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暴增,业内产能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10月28日,富临精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拟与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拟投资40亿元在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内建设年产35万吨新型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
据了解,目前江西升华拥有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年产能30万吨,待上述新项目建成投产后江西升华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将跃升至65万吨。
这样大规模的产能投入市场,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01 强强联手磷化工龙头
与现有主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相比,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具有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可以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电池续航能力和快充性能。
依据铁源的不同,制备磷酸铁锂高压实的路径可以分为草酸亚铁法与磷酸铁法。其中,江西升华是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草酸亚铁技术路线的开创者,其通过固相法+草酸亚铁工艺路线生产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碳包覆均匀,制程工艺简单,能耗相对更低,生产设备占用相对更少。
草酸亚铁法制备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是以草酸亚铁为铁源,与磷酸二氢锂混合后经过研磨、干燥、高温固相烧结等环节生成磷酸铁锂。
与磷酸铁法相比,草酸亚铁法的优点是只需一次烧结,锂离子扩散路径更高效,不会折损产能。但从成本角度来看,草酸亚铁法成本偏高,常规情况下单吨成本较磷酸铁法成本高2000元以上。
在业内普遍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当下,江西升华选择与产业链上游的磷化工企业川发龙蟒合作,以实现终端产品的性能与成本最优化。
根据双方今年7月达成的合作计划,双方将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其中一家由富临精工或其指定方持股51%、川发龙蟒其指定方持股49%,新建10万吨/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另一家由富临精工持股49%、川发龙蟒持股51%,共建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前驱体项目。
只不过期间或是由于股权调整、产能规划等问题,此次披露的合作计划较之前有所不同。
按照最新规划,上述年产35万吨新型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将分为两期推进,分别建设年产17.5万吨新型高压实密度新型磷酸铁锂项目。
其中,一期17.5万吨产能将与川发龙蟒合资共建。
富临精工发布的公告显示,双方将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富临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名称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最终核准后的内容为准)。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6.6亿元,江西升华持股51%,德阳川发龙蟒持股49%,双方将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开展17.5万吨/年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对于这次合作,川发龙蟒也早早释放出了诚意。
不久前,川发龙蟒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德阳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四川省绵竹市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投资3.66亿元建设“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项目”。磷酸二氢锂是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前驱体,川发龙蟒在公告中明确提到,该项目的落地旨在“为草酸亚铁路线制备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提供原材料”。
对江西升华而言,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与产业链上游的合作关系,打造成本低且稳定的供应体系。对于川发龙蟒而言,此次合作可以帮助其完善“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磷化工与新能源材料产业协同发展,为其自身打开了更高的利润空间。
02 大批产能加速释放
随着终端需求向长续航、高快充的方向演化,高压密磷酸铁锂正处于爆发的风口浪尖。有机构预测,2025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需求可达73万吨,这一数字约占去年磷酸铁锂行业总需求的18%。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众厂商的产能布局也在持续提速。
不久前,位于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的邦普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启动带料调试。项目生产负责人高鹏鑫透露,目前车间运行平稳,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预计11月完成试样,年底前交付投产。
同时,湖南鹏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也在加速建设,该项目以草酸亚铁制备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技术生产第五代磷酸铁锂,规划产能20万吨,其中一期规划10万吨。
大批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即将落地,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从行业层面来看,这或带动上游材料企业估值重构。现阶段磷酸铁锂行业仍未走出锂价低迷造成的“阵痛期”,而高压实密度产品的议价话语权相对更强,溢价相较于普通三代产品的价格高出2000元~3000元/吨。高溢价有望在一定上修复磷酸铁锂企业利润,推动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重构。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无疑会加快磷酸铁锂材料迭代。磷酸铁锂材料根据粉体压实密度可以划分为第一代到第五代,压实密度在2.6~2.7g/cm³的则是第四代产品,也就是常说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其在性能方面与当前主流的第三代产品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供应方面,由于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行业内仅有少数企业能够形成有效供给,供给相对有限。但若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形成大批量供给,将进一步挤压第三、第二代产品的市场空间,促使供给端全面迭代。
据了解,当下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向压实密度更高的第五代产品迭代。例如江西升华,其第二季度第五代磷酸铁锂产品占比已升至20%,预计2026年这一比例将超过70%。
不难想象,未来高压实密度产品在磷酸铁锂市场中的占比将会持续提升。这场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的技术较量,有望成为锂电产业链从规模优势迈向技术主导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