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鑫龙(SZ002298)$ $中科曙光(SH603019)$ $恒润股份(SH603985)$
芜湖“星门计划”是媒体对芜湖中华数岛数据中心集群的形象化称呼,其核心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长三角枢纽的两大核心集群之一,定位为中国AI算力新基建的战略支点。该项目总投资2700亿元,截至2025年9月已吸引华为、电信、联通、移动、中科曙光等15家头部企业落地,部分项目已投运或即将投产,被国际媒体称为“中国巩固AI算力霸权的关键一步”。
一、核心定位与战略意义
1. 国家级算力枢纽
作为“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的核心引擎,芜湖集群承担着“支撑长三角、辐射中部六省”的战略使命,直接承接区域内80%以上的实时算力需求,重点服务金融交易、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低时延场景。其覆盖范围既满足长三角城市群的即时算力需求,又能联动中部地区产业升级,形成“中部唯一”的区位优势。
2. 技术创新试验田
项目引入液冷、磁光电混合存储等前沿技术,目标将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2以下,并探索“算力+新能源”(如配套光伏储能)、“算力+智能网联汽车”等融合模式,为全国算力基建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例如,中电鑫龙的磁光电混合存储技术可降低70%存储成本和50%能耗,直接解决行业痛点。
3. 产业生态集聚效应
芜湖集群已形成“算力基建-技术赋能-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带动关联产业产值预计2027年突破1000亿元。本地企业如中电鑫龙、长信科技深度参与,同时吸引恒润股份、中科曙光等企业通过智算中心建设、液冷技术应用等方式融入生态。
二、建设进展与重点项目
1. 中华数岛核心区
作为集群的核心载体,中华数岛规划占地4600亩,目前已聚集华为、中科曙光等企业,其智算中心定位为长三角AI算力的“核心节点”,规划提供超万P的智能算力(FP16),主要服务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等场景。恒润股份子公司建设的润六尺智算中心首期1000P算力已投产,成为安徽省首个千P级算力集群。
2. 三大功能区协同发展
到2027年,集群起步区将形成“三点共建”格局:中华数岛聚焦AI算力与绿色技术,江北数据中心服务冷数据存储,三山智算园探索算力与低空经济、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融合。首都在线等企业已在芜湖布局双算力中心,与京津冀枢纽形成“南北协同”网络。
3. 政策与资金保障
芜湖市政府通过“紫云英人才计划”等政策吸引人才,2024年市本级人才资金预算达5.5亿元,并设立科创投资基金支持算力产业。同时,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东数西算”专项政策倾斜,部分工程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确保投资落地。
三、产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1. 全产业链受益
算力基建:城地香江与中国移动、华为组成联合体,中标芜湖数据中心机电工程EPC项目;中科曙光提供高性能服务器与液冷技术。
技术赋能:中电鑫龙的磁光电混合存储技术已应用于集群,恒润股份从基建方转型为算力运营商,收入模式向长期分成转变。
场景应用:云从科技自建东部智算中心,联合华为云推动AI在医疗、金融等领域的落地;软通动力提供“算力租赁+AI应用”一体化服务,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2. 区域经济带动
项目预计带动芜湖及周边城市数字经济产值增长,同时促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关联产业发展。例如,奇瑞新能源的绿色技术示范基地与算力集群形成协同,提升区域智能制造水平。
3. 资本市场关注
2025年9月,中电鑫龙、中科曙光等参与企业股价单月涨幅超10%,反映市场对算力基建高确定性的认可。机构预测,随着2025-2027年集群进入“丰收期”,相关企业将迎来“订单爆发+技术溢价+模式升级”的三重红利。
四、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1. 技术迭代压力
需持续投入研发以应对液冷、磁光电存储等技术的快速更新,同时平衡算力供给与市场需求,避免产能过剩。
2. 绿色转型要求
尽管PUE目标明确,数据中心能耗仍需进一步降低,需加强光伏、储能等新能源的配套比例,探索“算力+碳交易”等创新模式。
3. 区域竞争态势
上海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枢纽等算力集群同步推进,芜湖需强化差异化优势,例如依托奇瑞等本地企业拓展智能网联汽车等特色应用场景。
综上,芜湖“星门计划”通过超大规模算力集群建设,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其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模式不仅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也为全国算力基建树立标杆。随着项目加速落地,相关企业的技术价值与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