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黄灵灵
近日,深交所在上市大厅召开2024年度首场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双林股份、健帆生物、万孚生物、信立泰等民企高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投资者面对面沟通交流。
记者了解到,深交所“成长新启航·民企百舸竞中流”业绩说明会主题周活动日前启幕。据不完全统计,主题周内有91家深市民营企业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积极推进业务创新
多家深市民企表示,公司积极探索与AI相关技术融合的业务创新路径,提升技术产品“含新量”,持续夯实行业竞争“护城河”。
信立泰董事、董事会秘书杨健锋表示,AI是全新的技术,公司正在不断学习,充分理解后,结合研发实践具体应用。目前,公司正在探索AI技术在早期药物发现、临床研究及全生命周期数据挖掘中的应用,提升创新效率。
“依托AI,公司初步实现小分子、小核酸及环肽先导化合物的高效筛选与优化,有效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成功率。”杨健锋说,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AI在药物设计、数据挖掘与知识沉淀等方面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治疗方案,塑造未来医药产业格局。
双林股份则积极开拓新业务,将公司拳头产品应用至机器人领域。双林股份常务副总经理张子盛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具备“高负载、高精度、长寿命”的核心优势,能够在大幅提升负载能力、转速及寿命的同时,降低量产成本,为国产机器人“关节”技术自主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寻求海外增长空间
出海,是多家深市民企频频谈及的关键词,它既是2024年度的经营亮点,亦是未来业务布局的重点。
万孚生物深耕体外诊断领域30余年,提供快速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及服务,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万孚生物董事长王继华表示,公司在海外耕耘超过20年,因为出海较早,公司有足够强的先发优势。在注册、准入、团队搭建以及本地化商业策略上,公司有足够的积累满足海外市场丰富的需求。同时,公司也在推动国际部的本地化建设工作,让业务开拓更贴近本地市场。
健帆生物董事会秘书黄聪介绍,公司通过梳理海外经销商体系、招募海外推广人员、调整海外推广团队结构、积极参与跨国科研合作等策略,深挖海外市场机会。
双林股份积极布局本地化生产。张子盛表示,公司泰国新火炬工厂已布局3条高端轮毂轴承生产线,实现本地化生产,全系产品已获得美国海关的原产地认证。此外,泰国工厂已于2025年1月正式量产,产品陆续交付中。
在对外合作方面,2024年10月,公司泰国工厂为某国产新能源车企启动一条全自动OEM生产线,截至2025年3月,设备已交付并在调试中,泰国工厂预计将于今年6月实现本地OEM合格产品小批量下线。
资本市场赋能发展
资本市场持续赋能,为民企“茁壮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深交所围绕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针对深市民营上市公司的特点,不断完善促进民营上市公司发展壮大的制度机制,助力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已成为深市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柱。截至3月末,深市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181家,占深市上市公司总家数的76%;市值合计22.65万亿元,占深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9%。深市涌现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约20家千亿市值龙头企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从基本面看,深市民企整体业绩稳中向好。截至4月15日,深市共582家民营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25万亿元,同比增长6.62%;累计实现净利润4199亿元,同比增长约1%。
与此同时,深交所持续健全制度保障,助力民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支持民企用足用好融资并购工具。近两年,深市支持166家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首发募集资金1532.6亿元;深市民营上市公司再融资注册生效258家次,募集资金2229.9亿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生效10家次,交易金额合计60.8亿元。
其次,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2023年以来,深交所累计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发行固收产品约1.4万亿元,其中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和ABS约2374亿元。
另外,引导长期资金向优质民企聚集。深交所发布深证民企50、深证民企成长、深证民企价值等6条指数,进一步增强深市民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市场共识,推动长期资金配置深市优质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