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科技刚刚宣布,要注销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中41.5万份股票期权,同时还要回购注销同等数量的限制性股票。这事听起来挺大,但其实核心原因很简单——有6名被激励的员工离职了,资格没了,公司自然要把他们还没行权或解禁的股份收回。
事情发生在2025年11月12日,遥望科技开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这6位前激励对象原本在年初的激励计划中拿到了份额,当时公司向49名员工合计授予了1,433.5万份股票期权和等量的限制性股票。如今这6人离开,按《激励计划》规定,他们已获授但未行权/未解禁的部分必须作废,于是就有了这次注销动作。整个过程合规透明,监事会、薪酬委员会都确认程序合法,律所也出具了无异议的法律意见书。
说实话,从影响来看,这事真不算大。41.5万股只占公司总股本的0.04%,金额按授予价算也就百来万元级别,用公司自有资金就能覆盖。公告也明确说了,不会对财务和经营造成实质性冲击。而且这种因人员流动而调整激励名单的操作,在A股市场再常见不过,属于股权激励的“常规运维”。
但我还是想说点个人看法。我关注遥望科技有一阵子了,这家公司这几年一直在直播电商和数字营销赛道里深耕,搞股权激励本意是绑定核心人才,稳定团队。这次能迅速、规范地处理离职人员的权益问题,说明内部管理机制是跑得通的。比起那些拖着不办、最后引发争议的企业,遥望的做法反而体现了制度执行力。
当然,投资者也不必过度解读。股价当天微跌0.43%,成交额不到3亿,市场反应平静,说明大家也看明白了:这不是什么风险信号,只是一个标准流程。真正值得关注的,反而是接下来公司如何推进剩余激励对象的考核与归属,以及2025年整体业绩能否支撑起这份激励计划的初衷。
总的来说,这次注销更像是一个“小插曲”,背后反映的却是企业治理的成熟度。对于像遥望这样处于转型期的科技公司来说,把规则讲清楚、执行到位,比画大饼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