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五的主力资金仅供强度看,大科技确实回归了,盘面发生了180度逆转。
第一、资金强度排序,按照主力资金净额排序。
1、机器人概念 主力净流入69.91亿元。
2、人工智能 主力净流入45.48亿元。
3、数据中心 主力净流入41.56亿元。
4、人形机器人 主力净流入38.71亿元。
5、deepseek 主力净流入35.64亿元。
6、算力概念 主力净流入31.46亿元。
7、信创 主力净流入28.25亿元。
8、云计算 主力净流入26.93亿元。
9、消费电子 主力净流入26.9亿元。
10、新能源汽车 主力净流入26.79亿元。
11、无人驾驶 主力净流入23.46亿元。
12、鸿蒙 主力净流入21.48亿元。
13、低空经济 主力净流入21.29亿元。
14、AI眼镜 主力净流入21亿元。
15、减速器 主力净流入20.48亿元。
第二、涨停强度,按照涨停板数量排序
1、新能源汽车 涨停数量21个。
2、人工智能 涨停数量17个。
3、机器人概念 涨停数量15个。
4、数据中心 涨停数量10个。
5、芯片概念 涨停数量10个。
6、光伏概念 涨停数量10个。
7、deepseek 涨停数量8个。
8、人形机器人 涨停数量8个。
9、低空经济 涨停数量8个。
10、算力 涨停数量8个。
11、消费电子 涨停数量7个。
12、充电桩 涨停数量7个。
13、鸿蒙 涨停数量6个。
14、无人驾驶 涨停数量6个。
15、AI眼镜 涨停数量5个。
16、减速器 涨停数量5个。
未完待续
第三、按照成交额排名
1、机器人概念 2884.14亿元
2、人工智能 2776.65亿元
3、新能源汽车
4、deepseek
5、芯片概念
6、数据中心
7、算力
8、人形机器人
9、光伏
10、数据要素
11、AI智能体
12、消费电子
13、低空经济
14、无人驾驶
15、鸿蒙
内容太多不发了,总之,大科技全面回归已经成为事实。
新老周期更替,老周期高标票集体退潮。
2025年4月30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高标票大面积退潮,热门板块开始凉凉。
老周期高标票跌停(接近跌停):东北集团、安记食品、步步高、红墙股份、天元股份、华银电力、永安药业、国芳集团、连云港、国光连锁、天茂集团、尤夫股份、新金路、天保基建、西昌电力、韶能股份。
以上这一些股票在上一个周期,曾经叱咤风云,是你羡慕的,向往的,但随着新老周期的的转换,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负反馈。
开始凉凉的板块概念:
银行、电力、钢铁、港口航运、旅游酒店、贵金属、化学原料、食品加工制造、物流、化学制品、公路铁路运输、零售、饮料、农产品、农化制品、白酒、煤炭、纺织、建筑、养殖、种植林业、工业金属、化学纤维。
以上这些板块红绿盘家数比和大科技板块形成了鲜明对比。
打个比方,人形机器人板块204只股票,红盘179家、绿18家,反观电力,红22,绿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