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涌动,万象更新。未来五年将成为中国践行 “双碳” 承诺、迈向绿色现代化的关键航程。
这场关乎全局的绿色变革中,一批上市公司已扬帆起航,虽所处航道各异,却同向而行——以绿色理念重塑生产经营逻辑,用技术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发展中走出可行路径。近期,上海证券报调研小分队深入企业一线,探寻他们的转型实践与绿色愿景。
从北京经开区超低能耗建筑的节能奇迹,到漠河极寒之地的保温突破,东方雨虹正以科技重新定义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持久安全的环境”的企业使命下,其通过“零售革新+渠道深化+全球布局”,将“产研供销服”一体化的绿色方案推向世界,让中国建材的低碳智慧在全球落地生根。
自2017年布局再生铝以来,明泰铝业已悄然改写行业面貌:每生产1吨再生铝仅消耗原铝5%的能耗,节约3吨标准煤,减少20吨固体废物排放。这些数字背后,是一条从“资源消耗”到“资源循环”的绿色突围之路。从再生铝保级应用领域产能突破百万吨,到获得GRS4.0全球回收标准证书,公司正以“绿色通行证”叩开国际市场的大门,让“中国制造”以更绿色、更高端的姿态走向世界。
“像造汽车一样建水厂”——金科环境董事长张慧春的这句话,蕴含着“颠覆”传统水厂建设模式的雄心壮志。公司以“产品化”思维实现了水厂规模化流水线生产,仅15天就可交付;而自研的“水萝卜AI智能体”,如同为每座水厂装上了“超级大脑”,综合运营成本下降35%。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治理理念的更新,其勾勒的“水自由”愿景,正在让水资源循环成为城市发展的绿色血脉。
钢铁厂房的灰色屋顶上,光伏组件与建筑轮廓完美融合,既保留工业美学,又源源不断产生清洁能源,这是森特股份打造的BIPV示范项目。“建筑的每一寸空间都能发电”,在公司发展愿景中,BIPV技术正让建筑从 “能源消耗者” 变身 “能源生产者”,成为建筑减碳的关键路径。
动能澎湃,未来可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绿色已从企业“附加题”变为“必答题”。当更多经营主体加入这场深刻变革,当科技、资本与生态价值深度融合,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将渐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