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维信息在10月23日同时发布了两则看似矛盾实则关联的公告。一边是基于鸿蒙的行业发行版研发项目新增杭州分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另一边却是包括该项目在内的四个募投项目集体延期。这种操作背后折的是公司在AI技术浪潮冲击下的战略调整阵痛。
从公告披露的细节看,募投项目延期幅度相当显著。行业智慧云解决方案研发项目和基石研究院建设项目的完工时间从2025年12月31日推迟至2027年12月31日,整整延后两年;销售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基于鸿蒙的行业发行版研发项目也延期一年。公司给出的理由直指AI技术的变革型突破对信息产业的全方位影响,并明确表示已将战略调整为AI×鸿蒙,研发重点向AI方向侧重。
值得玩味的是,在项目延期的同时,基于鸿蒙的行业发行版研发项目却新增了杭州分公司作为实施主体。这看似矛盾的操作实则反映了公司在战略执行层面的审慎态度。公告中提到,由于AI行业应用刚刚兴起,公司采用谨慎原则、小步快跑方式,减缓募投项目的实施。同时通过现有资源利用和云资源租赁方式,减缓了自建算力中心项目的节奏。
从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看,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6,889.61万元,尚未使用金额为23,795.27万元。其中基石研究院建设项目的投入进度最为缓慢,仅投入1,232.97万元,占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6,900.00万元的不到18%。按照深交所规定,公司不得不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论证,并坦言该项目不对外销售产品,即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这种重新论证透露出公司在研发投入策略上的转变。基石研究院定位为底层共性技术研发测试环境,面向AI等新技术和国产IT架构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公司显然在重新评估自建研发体系的必要性与节奏。
拓维信息作为华为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在鲲鹏、昇腾、鸿蒙、华为云等领域的布局已形成全栈IT产业链能力。但面对AI技术的迅猛发展,即便是这样的行业参与者也不得不调整原有的技术路线图和投入节奏。公司选择通过云资源租赁而非完全自建算力中心的方式,反映出对技术路线不确定性的应对策略。
从业务实质看,这次募投项目调整体现了公司在AI浪潮下的务实态度。与其盲目投入可能很快过时的硬件设施,不如保持灵活性,根据技术演进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资源配置。新增杭州实施主体与项目整体延期并行的做法,恰恰说明公司希望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对关键领域的布局。
在数字化转型和信创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拓维信息的这种调整或许代表了行业参与者的普遍困境:如何在技术快速迭代中把握投入节奏,既不错失机遇,又不至于在技术路线尚未明朗时过度投入。公司选择将部分项目延期,同时通过增设实施主体保持战略布局的灵活性,这种平衡术的效果如何,仍有待市场检验。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