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电机涨停不是炒情绪:新能源有订单,氢能有实锤
11月26号A股的大洋电机堪称“黑马”。前阵子还在区间波动回调,当天上午10点55分突然封死涨停,收盘价11.04元,全天成交额17.5亿,封单金额飙到19.49亿,4.73亿主力资金扎堆涌入。哪怕换手率冲到9%,涨停板也没被撬开,不少散户看得一头雾水:这股凭啥突然被资金疯抢?其实根本不是短期炒情绪,全靠新能源领域的大额订单、氢能业务的落地实锤,凑出了让资金认可的硬支撑。
很多人可能还觉得大洋电机是做家电电机的老厂子,其实它早悄悄转型成新能源赛道的实力派了。现在新能源车流行的800V高压平台,大洋电机已经吃到了红利。11月刚拿下某新势力车企的800V高压驱动电机订单,金额超8亿,得一直供货到2026年三季度。它现在年产50万台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产能,11月用得超满,利用率飙到90%以上,比三季度多了20个百分点,订单多到产能都快跟不上了。
为啥800V电机这么抢手?说白了就是充电快、跑起来还省电,现在新上的新能源车基本都把它当标配。2025年1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超90万辆,比去年同期涨25%,而且国家早有政策,2025年800V高压平台新车占比得超50%,这需求增长明明白白。大洋电机的客户也超硬核,国内有比亚迪、长城、长安这些头部车企,海外更厉害,墨西哥工厂专门给特斯拉、通用供货,泰国、摩洛哥的基地还在扩产,海外营收已经占了近一半,能避开贸易摩擦,就近给海外车企送配件。2025年前三季度,光新能源业务就赚了4亿利润,比去年同期涨130%,这可不是靠概念能撑起来的。
更让人意外的是氢能业务,现在已经从“画饼”变成真赚钱了。11月大洋电机刚拿到某氢能重卡车企的燃料电池电机订单,金额超3亿,国内市占率从12%涨到18%。它的高功率氢能电机有个实在优势,能让燃料电池系统效率提15%,对车企来说就是实打实省成本。现在氢能重卡销量涨得飞快,11月国内卖了超300辆,比去年多150%,山西吕梁都建了14座加氢站,600多辆氢燃料汽车在跑,还有氢电共享单车,氢能能用的地方越来越多。
大洋电机在氢能上选的技术路线也很有眼光,搞的是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这种电池效率高,还能烧天然气、甲醇这些多种燃料,不光能给汽车用,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工业储能都能用。现在国内工厂已经能年产1000套5kW的相关系统,还通过参股丹麦公司掌握了核心技术,已经在数据中心场景小批量用起来了,真正开始赚钱。政策上也踩得准,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的《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直接把氢能当成能源转型的关键方向,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还能享到2027年,每辆车补贴超10万元,相当于给氢能业务添了把火。
可能有人会说,龙虎榜显示机构和深股通都在卖,是不是不看好?其实这很正常,A股里机构调仓常有的事,而且当天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95亿,主力资金实打实进了4.73亿,说明更多资金认可它的长期逻辑。毕竟大洋电机的产能规划很清晰,800V电机产能要从60万台扩到2026年的100万台,氢能电机从5万台扩到15万台,刚好能接住行业增长的需求,不是盲目扩张。
而且它转型没丢老本行,传统业务还在稳稳托底。建筑和家居电器电机业务一直是基本盘,给美的、格力这些家电巨头供货,2025年上半年营收38.06亿,占比超60%。加上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发力,空调出口量涨了10%,欧盟市场更是涨了43.2%,传统业务的稳定现金流,能支撑新能源和氢能业务搞研发,这种“老业务稳赚、新业务快跑”的转型路径,比从零开始跨界的企业靠谱多了。
现在大洋电机还在布局更有潜力的赛道。人形机器人。2025年2月就成立了人形机器人电机项目组,和同济大学共建研究中心,还参股了机器人视觉龙头梅卡曼德,现在已经搞定了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方案设计,用的轴向磁通电机体积小、功率密度高,正好符合机器人轻量化、高精度的需求,等以后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这又是一块大蛋糕。
从行业大环境看,新能源和氢能都是实打实的长期赛道。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能到2043万辆,比去年涨25%,2026年还会涨到2280万辆;氢能方面,国家不仅有中长期规划,2025年还出了绿电直连政策,能降低制氢成本,加上氢气长输管网开始规划建设,产业规模化越来越近。大洋电机刚好卡在这两条赛道的核心环节,电机是新能源车和氢能车的“心脏”,只要行业在增长,它就能持续受益。
大洋电机的涨停从不是短期情绪炒作的偶然,而是转型成果落地的必然。8亿新能源订单、3亿氢能订单筑牢业绩根基,产能扩张与技术积累夯实竞争力,政策支持又添发展动力。它早已跳出“传统家电电机厂商”的标签,成长为新能源、氢能、机器人多赛道协同的企业,传统业务稳供现金流,新兴业务握有订单与市场。这种靠实打实业务支撑的上涨,具备更强持续性,也印证了优质企业在产业浪潮中的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