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间点燃市场关注
就在今天,大洋电机(002249)正式宣布向693名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授予15,334,080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6.02元/份。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资本市场关注。根据公司公告,此次激励计划的授予日为2025年11月3日,标志着其2025年股权激励方案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原本拟授予715人共1560万份期权,后因部分人员离职或主动放弃,最终调整为693人、1533.4万份,行权价格也因分红完成从6.12元调整至6.02元。
本次激励对象不包含董事与高管,全部聚焦于公司内部的技术与业务骨干,体现出明显的“下沉式激励”特征。而业绩考核目标则设定得颇具挑战性:以2022-2024年营收或净利润均值为基数,要求2025年营收增长不低于10%、净利润增长不低于45%;到2027年,则需实现营收增长20%或净利润增长65%。若达成,激励对象可分三年分别行权30%、30%和40%。
与此同时,公司还同步披露了2024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的第一个行权期已成就——47名激励对象合计可行权86.3万份,行权价4.32元。这说明公司的激励体系正在多层级推进,既有面向核心人才的长期绑定机制,也在兑现过往承诺。
我怎么看这场“稳中有进”的激励布局?
说实话,看到这份公告,我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次非常务实且有战略意图的人才动作。
首先,把激励重点放在中层和骨干身上,而不是高层,本身就释放了一个信号:公司更看重执行层的稳定性与战斗力。特别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技术迭代快、项目周期紧,谁掌握了稳定的核心团队,谁就握住了持续创新的钥匙。大洋电机作为国内微特电机龙头,在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扁线电机等领域已有深厚积累,这种对一线战将的激励,显然是为了进一步夯实研发与生产效率。
其次,业绩考核指标虽高,但并非遥不可及。结合行业背景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提升,以及国家推动工业设备节能升级的政策加持,扁线电机市场需求正处于加速释放期。如果公司能抓住这一窗口期,实现净利润年均超50%的增长,并非天方夜谭。更何况考核允许“营收或净利润”任一达标即可行权,给了管理层一定的灵活空间。
但从资金面看,近期主力资金五日净流出近10亿元,行业整体也呈资金撤离态势,说明市场情绪仍偏谨慎。不过当前股价处于布林带上轨附近,短期震荡上行趋势未改,6.02元的行权价相当于现价的一半左右,具备足够吸引力,有望形成有效的利益绑定。
总的来说,这次激励不是一场豪赌,而是一次稳扎稳打的战略押注。它不追求短期股价刺激,而是着眼于未来三年的组织活力与业绩兑现。只要行业风口仍在,执行力跟得上,这场“慢火炖出的激励”,或许会在几年后显现出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