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洋电机11月3日同时发布了两份股权激励相关公告,一份是启动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另一份是2024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首个行权期条件达成。这种新旧激励计划交替的时点值得关注。
根据公告,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693名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授予1533.4万份股票期权,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63%,行权价格定为6.02元。这个激励规模覆盖了公司关键人才梯队,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其设定的业绩考核目标。
第一个行权期要求2025年营业收入相比2022-2024年三年平均数增长不低于10%,或者净利润增长不低于45%。到第三个行权期的2027年,这两个指标分别提升至20%和65%。这种阶梯式增长的考核目标,特别是净利润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的要求,显示出管理层对未来盈利能力提升抱有较强信心。
与此同时,2024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首个行权期条件已经达成。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剔除并购影响的营业收入相比基准期增长12.50%,调整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124.29%,均大幅超过了原定12%和50%的考核目标。这种超预期表现或许为新一轮激励计划设下较高门槛提供了底气。
从市场表现看,大洋电机当前股价在12.32元附近波动,远高于6.02元的行权价。这意味着如果未来股价维持在当前水平,激励对象将获得可观收益。不过,股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巨大差距也带来了疑问:公司是否认为当前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价值,还是对未来增长仍有更高期待?
股权激励作为留住核心人才的重要手段,其设计往往反映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大洋电机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氢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布局需要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稳定的核心团队对这些长周期业务至关重要。此次激励覆盖693人,范围较广,体现了公司对人才梯队的重视。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25.95%,表现稳健。但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3.52%,显示业务面临一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推出新的股权激励计划,既是对团队过去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应对未来挑战的未雨绸缪。
股权激励的成功最终还是要看行权条件的达成情况。2024年激励计划的首个行权期交出了超预期答卷,为新一轮激励开了个好头。但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和技术迭代,大洋电机能否持续兑现其设定的增长目标,仍需市场进一步验证。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