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前三季度GDP增长亮眼 机器人“立功”
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就开户>>
随着全国各省市前三季度GDP数据陆续发布,区域经济亮点频现。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机器人相关数据表现亮眼。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正持续为传统产业赋能,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深度转型。
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就在昨天(10月24日),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
杭州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达97.9%
浙江省统计局10月24日公布,前三季度,该省地区生产总值68495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笔记本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5.6%、52.5%、41.1%、41.3%。
在浙江各市中,杭州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显著,达到97.9%。而宁波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增长9.3%,增速高于全部投资。
上海高端制造业出口增势也十分明显,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高端机床、石化机械出口分别增长41.6%、39%、36.5%、29.6%。
在设备更新等政策带动下,四川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比上年全年加快8.8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发电机组等相关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0%、48.1%、41.8%。
前三季度,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明显。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2.7%。分产品看,工业机器人增长18.2%。此外,笔记本电脑产量增长26.6%,液晶电视机增长13.4%,集成电路增长12.8%,充电桩增长39.0%。
辽宁前三季度GDP为24283.9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0%;钢材产量与上年同期持平。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各省市GDP数据里面所提到的机器人,并非人形机器人,也不是智能机器人,而多数是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依然属于自动化的范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化,亮点在于,这说明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实现自动化,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持续井喷。而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国产化率正在不断提高,包括滚珠丝杆,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配件领域国产化率正在不断提高。”
除了工业机器人,多省市服务机器人的产量也有所增长。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15.9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39.6%。
湖南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6.0个百分点;新兴产品增势突出,其中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30.7%,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53.2%,服务器产量增长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