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倔强”的房企:滨江集团逆势扩张背后
在一片降温的杭州楼市中,滨江集团的三季报数据显得格外亮眼。这家深耕杭州三十年的房企,不仅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还以近乎“偏执”的姿态持续加码杭州土拍市场。当同行们纷纷收缩战线时,滨江的拿地金额却同比增加超三成,其中97%集中在杭州。这种反常操作背后,藏着怎样的生存逻辑?
业绩超预期的秘密
滨江的财报数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实现可观增长,毛利率也呈现回升态势。更难得的是,在行业普遍计提资产减值的背景下,滨江的合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反而大幅提升。这或许得益于其“好房子”产品策略——尽管销售均价同比有所回落,但3.9万元/平的价格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强的产品溢价能力。
细看其财务结构,会发现更多亮点:有息负债持续下降,融资成本已低至3.1%,现金短债比保持在4倍以上的安全水平。这种“有钱任性”的状态,在当前房企中实属罕见。
“孤注一掷”的杭州战略
在其他房企忙着全国化布局时,滨江却把鸡蛋几乎都放在杭州这一个篮子里。其新获取的土地中,杭州占比高达97%,土地储备中杭州占比更达73%。这种极致深耕策略,在杭州土拍市场降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醒目。
值得注意的是,滨江的拿地均价同比上涨近16%,与其销售均价下降形成有趣对比。这或许暗示其正在调整产品结构,向更高端市场靠拢。而杭州市占率连续七年第一的成绩单,也为其持续加码本土市场提供了底气。
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环境
与滨江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二手房市场的持续低迷。数据显示,当地二手房成交量已连续七个月下滑,均价同比下跌约10%,部分非核心区域跌幅甚至超过30%。这种新房与二手房市场的分化,或许正是滨江敢于逆势扩张的底气——其高端产品主要面向改善型需求,受市场波动影响相对较小。
但风险始终存在。杭州取消住宅限价后,虽然给了房企更多定价自主权,但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滨江能否持续保持产品溢价优势,仍需观察。
民营房企的生存样本
在民营房企纷纷暴雷的背景下,滨江的“三道红线”全绿状态堪称行业清流。其秘诀或许在于:不盲目追求规模,严控负债水平,同时极致聚焦优势区域。这种“小而美”的发展模式,在当前环境下反而显示出独特韧性。
不过,房地产市场向来充满变数。滨江的“孤注一掷”战略能否持续奏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杭州这座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是一个观察优质区域房企的窗口,也需要警惕过度集中带来的潜在风险。在楼市分化加剧的当下,或许正如滨江自己所说:要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活着,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