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立讯精密最新市值信息未提供,当日涨幅7.02%,成交量(股)为2.39亿,换手率为3.30,消费电子涨跌幅(%)为2.27,成交量(股)为17.83亿,换手率(%)为2.25,显示出市场资金的高度关注。这一走势的背后,是AI眼镜出货量快速攀升与消费电子需求回暖的双重驱动。
全球AI眼镜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跨越式增长,出货量达到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中国市场尤为突出,同期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占全球份额26.6%。行业预期全年出货将达284.6万台,同比增幅达116.4%。京东11.11预售数据显示,AI相关电子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速接近200%,进一步验证了消费端的需求爆发。Meta、苹果、小米、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推动AI眼镜从“极客玩具”向大众智能终端演进,被普遍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
在此背景下,杠杆资金与融资资金持续加码产业链核心标的。数据显示,年内融资资金净买入立讯精密达50.07亿元,位居AI眼镜概念股首位;工业富联、长盈精密、中兴通讯、瑞芯微等个股净买入额也均超过15亿元。从三季报业绩来看,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11.17亿元,领益智造、瑞芯微、思特威等公司净利润规模亦超5亿元。硕贝德以12.85倍的同比增幅领跑,思特威、飞荣达、炬芯科技等多家企业实现利润翻倍,反映出产业红利正在加速兑现。
立讯精密不仅是苹果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更通过战略布局向汽车电子与AI基础设施延伸。其与OpenAI达成合作,将负责组装首款无屏AI硬件设备,标志着公司正切入AI原生生态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工业富联凭借在AI服务器OEM领域的领先地位,成为英伟达GB200机柜的重要供应商,并于近期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元,分红总额预计达65.51亿元,凸显其在算力基建中的稳定盈利能力。
歌尔股份虽因百亿收购米亚精密失败而遭遇市场质疑,但其在XR和AI眼镜代工领域的布局仍在推进,包括代工小米首款AI眼镜。然而,公司对大客户依赖度仍高达88.57%,转型进程面临挑战。整体来看,消费电子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AI眼镜已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产业链企业能否在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中建立壁垒,将决定未来格局。Omdia预测,当前“百镜大战”的局面最终可能收敛为少数几家主导品牌,真正的胜出者或将通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