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0 04:58:1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上海
就歌尔周末的终止7.23收购协议公司,我与DpSeek作了沟通。我复制一下DpS

$歌尔股份(SZ002241)$  就歌尔周末的终止7.23收购协议公司,我与DpSeek作了沟通。我复制一下DpSeek观点,并谈谈我的看法。

    这是DpSeek 的看法——

    基于今年7月23日这个时间点,我们重新审视这件事(我之前指出他时间概念上把25年说成24年),其核心逻辑和分析框架与我之前所述类似,但结合 2025年可能的市场环境,可以有一些更具体的解读:

    核心解读:一次谨慎且利大于弊的“急刹车”

    在筹划仅约两周后迅速终止,这明确传递了一个信号:管理层在尽职调查或谈判中发现了潜在的重大风险或难以调和的分歧,认为继续推进不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最佳利益。

    可能的深层原因与积极视角:

    1. 标的估值或质量未达预期:经过停牌期间的深入调查,歌尔可能发现收购标的的资产质量、技术能力或财务状况不如最初评估的那么理想,或者对方要价过高。在当前(2025年)资本市场愈发理性的环境下,为“讲故事”而支付过高溢价的行为已经行不通了。果断终止,是财务审慎的表现。

     2. 战略聚焦与风险规避:

    * VR/AR与汽车电子的攻坚期:到2025年,歌尔股份在VR/AR硬件制造和汽车电子领域的竞争可能进入更关键的深度竞争阶段。公司需要将所有的管理精力、研发资源和资金集中于这些核心赛道,以确保领先地位。收购一个需要大量整合精力且协同效应不确定的新业务,可能会成为“包袱”。

   *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即便到了2025年,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可能依然复杂。保留充足的现金储备,以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抓住核心领域内更好的投资机会,是更明智的选择。

    3. 为“歌尔微电子”分拆上市扫清障碍:这次资本运作的核心很可能是成功分拆歌尔微电子独立上市。一项复杂的关联收购可能会让整个资本运作方案变得臃肿,增加监管审核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主动终止收购,可以使分拆上市这条“主线任务”的路径更加清晰、顺畅, 这反而是对股东更负责任的做法。

    4. 市场沟通中的亮点:“战略合作仍在探讨”:

   公告明确提及终止的是“收购协议”,但“战略合作”仍在探讨。这表明:

   * 歌尔仍然认可与对方在业务、技术或市场方面的协同潜力。

   *公司选择了一种更灵活、风险更低的合作模式(如技术授权、联合研发、供应链合作等),这同样能获取所需资源,却无需承担全资收购带来的高额成本和整合风险。这体现了管理层的成熟与务实。

    对投资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1· 短期股价波动是正常的:市场对“预期落空”会有本能反应,复牌后股价可能承压。但这属于情绪面影响。

    2· 长期看是治理水平的体现:一个敢于在关键时刻“踩刹车”的管理层,远比一个为了面子或沉没成本而强行推进错误交易的管理层更值得信赖。这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的可信度。

    3· 关注点应回归核心业务:投资者的焦点应重新回到:

    4· 歌尔微电子的上市进展(这是释放价值的关键)。

    4 · VR/AR头显业务的出货量及新品情况。

  · 汽车电子等新业务的订单和营收贡献。

   DpSeek  总结:

    在2025年这个时间点上,歌尔股份终止收购,不应被简单视为一次“失败”,而应被看作一次基于深度调查后的战略校准和风险控制。它反映了公司在复杂环境下 prioritizing(优先排序)的能力:优先保障核心战略、优先确保财务健康、优先推进关键资本运作。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这种审慎和果断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我认为,DpSeek的基本观点是合乎逻辑的。即,短期股价承压,长期看未必是坏事。

    1,歌尔今年谋划两件收购,一是7月份的对美国公司的百亿收购,二是9月份对上海临港一家光技术公司的收购。现在终止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因此,DpSeek最后做的总结不无道理。

    2,终止的这项百亿收购案,主要是为了那边那个市场的订单,确也属于红海竞争中买订单。很难鉴别愿景及利弊得失。

    3,不排除此举仍牵涉到歌尔微分拆上市这件事(DpSeek说是“扫清障碍”),对此,各人看法不同,我始终认为,歌尔微分析上市纯然是一次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4,千万要记住:这次歌尔从33元一直上冲至40元,全然是被立讯带上来的!立讯打到65元上方(最高冲到72),歌尔还停留在33吗?但立讯是实实在在利好啊,苹果和立讯一起搞智能眼镜研发及生产了。现在立讯股价大幅回调,又把歌尔带了下来。

相关股吧: 歌尔股份(002241)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