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风阶,周末市场消息面格外热闹,从科技到能源,多条主线都传来重磅动态。今天就帮大家梳理清楚,哪些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咱们一起看清市场节奏。
生成式 AI 彻底 “火出圈”,5 亿用户撑起产业链机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一出炉就引发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半年内暴增 2.66 亿,直接突破 5.15 亿,普及率更是冲到 36.5%。更关键的是,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生成式大模型,国产技术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炒股日记##上海发AI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科大讯飞(SZ002230)$$宝钛股份(SH600456)$$万兴科技(SZ300624)$
这波用户爆发,直接给 A 股 AI 产业链带来机会,主要看三个方向:
大模型龙头:像科大讯飞 的 “讯飞星火”、三六零 的 “360 智脑”,作为国产大模型的核心玩家,用户量增长会加速它们的商业化 不管是给企业做服务,还是推 C 端付费应用,都有更大空间。
AI 应用层:万兴科技 的 AI 创意软件、昆仑万维 的 “天工” 大模型应用,能借着大模型技术升级,让用户付费率和使用时长再上一个台阶。
算力支撑:浪潮信息 的 AI 服务器、中际旭创 的高速光模块,是大模型运算和数据传输的 “硬骨头”,用户越多,对算力的需求就越旺盛,它们自然受益。
瑞银 “点名” 唱多,中国科技股成外资关注焦点
瑞银财富管理周末放出大招,不仅把全球股票评级上调到 “有吸引力”,还单独把中国科技股拎出来,给到 “最具吸引力” 的评级。
瑞银给出的理由很实在: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超预期,关税压力也在缓解,加上 AI 带动的投资热潮;另一方面,瑞银对中国科技企业把 AI 技术 “变现” 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
外资态度转变,对 A 股科技股是个积极信号,重点可以看两类:
AI + 科技巨头:比如百度 的 “文心一言”、腾讯 的 “混元大模型”,这些头部企业的 AI 商业化进展,会是外资重点盯的目标。
半导体 + 硬科技:中芯国际的 芯片制造、中微公司 的半导体设备,作为科技领域的 “底层支撑”,既有 AI 爆发的带动,又有外资看好的加持,双重逻辑更稳。
“人造太阳” 再破纪录,核聚变打开能源新空间
“世界聚变能源集团” 会议传来好消息:我国核聚变技术正在从科研向商业应用加速跑。
先是 “中国环流三号” 实现原子核温度 1.17 亿摄氏度、电子温度 1.6 亿摄氏度,还建成了聚变能量导出的工程化台架;再是 “东方超环(EAST)” 刷新世界纪录,成功实现 1 亿摄氏度下 1066 秒的稳态长脉冲运行 —— 要知道,核聚变被称为 “终极能源”,这些突破意味着商业化越来越近了。
这条赛道的机会主要在产业链核心环节:
关键材料与设备:宝钛股份 的钛合金材料、西部超导 的超导材料,都是核聚变装置离不开的核心耗材,需求会跟着技术推进增长。
科研技术支持:国盾量子 的量子技术、中科曙光 的算力服务,能为核聚变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会同步受益于商业化进程。
总结:下周重点盯紧这三条主线
生成式 AI 产业链:科大讯飞、万兴科技、浪潮信息 既有用户暴增的短期热度,又有技术迭代的长期逻辑,属于 “情绪 + 业绩” 双驱动。
外资青睐的科技股:中芯国际、百度 瑞银唱多打底,加上 AI 商业化的预期,外资流入的可能性更大。
核聚变能源方向:宝钛股份、国盾量子 “人造太阳” 的突破打开了新故事,是新能源赛道里的新鲜机会。
周末多条利好叠加,接下来市场热点轮动可能会更快,大家可以重点关注这些方向,但一定要记住: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多做功课。
喜欢的别忘了点赞转发,新友可点订阅,每日更新内容,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
声明:内容仅为市场观察,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