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30 05:57:40 股吧网页版
科大讯飞营收重回双位数增长 刘庆峰称自主可控将迎更多市场机遇
来源:中国经营报

K图 002230_0

  在经历近两年的调整后,科大讯飞(002230.SZ)营收重返双位数增长。

  近日,科大讯飞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4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而归母净利润为5.6亿元,同比下降14.78%。

  在财报业绩说明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公司有能力把底座模型做到业界最好,并指出在关税战与科技竞争背景下,对科大讯飞而言,将迎来更多自主可控的市场机遇,当下的挑战有望在未来实现优劣势转换,逐步发展为战略优势。

  营收重返双位数增长

  财报显示,科大讯飞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3.43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196.50亿元,增长了18.79%,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68亿元。

  当前,科大讯飞主要业务包括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开放平台、智能硬件、移动互联网产品及服务)、智慧城市(信息工程、智慧政法、数字政府)、运营商、智慧汽车、企业AI解决方案以及其他业务。

  在大模型加持下,科大讯飞多项核心赛道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开放平台、智能硬件、智慧汽车、企业AI解决方案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9.94%、28.18%、31.33%、25.07%、42.16%和122.56%。

  然而,信息工程业务和数字政府行业应用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0.80%和9.36%。而这主要是由于在政府缩减开支、回款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公司主动调整了营收结构,对于部分G端的数字政府类的项目实施了更审慎的经营策略。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在随后的业绩说明会上介绍,2024年,公司专门成立了回款工作部,将回款管理落实到责任人,完成销售回款近230亿元,回款率达到98%。

  截至目前,教育是讯飞落地AI的第一大服务场景,未来几年,政府财政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谈及怎样看待未来教育业务的增长潜力?刘庆峰坦言,在教育G端业务,事实上,科大讯飞在过去一年因考虑到政府回款问题已经控制了业务发展速度,但今年看到,教育业务出现了较大的政府投资发展机遇,原来主要用在教室的改造,现在出生人口减少,投资将更多用在改善教学质量,尤其是用新技术助推“双减”。在政策保障方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顶层文件要求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强化教育经费投入。多部委加快教育数字化意见的出台,使人工智能改变教育成为广泛共识,常规性政府财力支出中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比例加大,教育有望成为专项债支持重点,资金保障增强。

  “全国各类型教育示范区建设中,科大讯飞树立标杆占比超一半,百强校人工智能应用示范中占比达七八成,如北京29所人工智能示范校中25所由讯飞打造。”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在教育G端的业务优势很明显,此外,科大讯飞C端业务过去一年也保持了较好增长,以学习机为代表的教育C端硬件市场表现强劲,去年实现翻番增长,今年一季度延续接近翻番势头。

  “根据地业务规模显著提升,业务结构也得到了持续优化。”吴晓如介绍,科大讯飞根据地业务收入规模从2023年的65%营收占比上升至2024年的70%,可持续性业务的占比不断得到提升。同时,公司聚焦核心业务,近两年产线数量从60条缩减至46条,单业务平均收入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7.4亿元攻坚投入换得自主可控底座

  虽然科大讯飞全年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但整体净利润表现却没有那么好看。财报显示,科大讯飞2024年净利润为5.6亿元,同比下降14.78%。2025年第一季度亏1.93亿元。

  科大讯飞在公告中解释称,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是出于多种因素:公司2024年在大模型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大模型应用落地等方面新增研发投入7.4亿元;2024年计提坏账减值损失10.14亿元,计提坏账准备较去年同期增加2.77亿元;公司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纪等金融资产2023年取得投资收益较大,2024年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1.12亿元;同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减少1.02亿元;此外,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0.54亿元;以上合计影响2.68亿元。

  事实上,科大讯飞净利润承压主要是2024年上半年,此前其2024年半年报显示,因高强度研发投入,科大讯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4.0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随着全国产算力训练打造的大模型底座铺开以及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加速,科大讯飞在2024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净利润也实现了转正。

  面对因AI大模型带来的人工智能新机遇,科大讯飞声称坚定投入,所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一步奠定扎实技术基础,大模型驱动核心业务发展更加健康,业绩呈良性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科大讯飞2019年被美国政府纳入实体清单,2022年又被极限施压,过去科大讯飞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业务做了控制。然而从2024年之后科大讯飞又加大国际化业务。”刘庆峰在业绩说明会上强调,在面对美国政府制裁的过程中核心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平台已逐步实现全面自主可控。目前科大讯飞的收入以内需为主,供应链自主可控。

  据财报,目前科大讯飞境外业务并不多,收入占比只有0.68%。

  刘庆峰表示,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出台多轮政策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并限制先进制程AI芯片对华出口,最新一轮已经限制销售英伟达H20芯片,未来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极有可能持续升级。当下,各家央国企和重要行业更看重自主可控大模型的能力,科大讯飞在国产算力生态上持续投入将会成为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在科大讯飞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江涛看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面对当前美国发动关税战带来的宏观经济压力,政府在通过投资来拉动内需方面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教育、医疗作为典型的民生工程,具备普惠性质,有望成为专项债的重点支持方向,教育业务、医疗业务也因此比原来有更多资金保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