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博股份最新公告披露,其全资子公司英博数科与京能海北及第三方签署的《债权债务抵销协议》已执行完毕。这一进展标志着历时两年的智算中心建设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回顾合同历程,2023年10月英博数科与北京京能签署了总金额近10亿元的智算中心建设设备采购协议,算力规模达1024PFLOPS。但在2024年12月,双方签署修订协议,合同金额从9.99亿元调整为6.45亿元,算力规模维持不变,同时英博数科需向北京京能支付违约金及补偿金4108万元。这一调整引发市场对项目盈利能力的关注。
从财务数据看,英博数科此前已收到北京京能支付的合同款近8亿元。此次债权债务抵销完成后,英博数科对京能海北的2.27亿元债务得以清偿,但仍剩余3228万元质量保证金未收回,另有3072万元第三方合同款待收。这种复杂的债务重组安排,反映出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商务谈判难度。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京能海北已出具设备验收报告,确认除维保服务外,英博数科已完成所有履约义务。这意味着该项目在技术层面已获得客户认可。结合公司2025年半年报数据,AI算力业务实现收入5.95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达75.25%,显示出算力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从市场表现观察,鸿博股份今年以来多次因算力概念受到资金关注,曾在4月底走出四连板行情。但近期股价表现相对平淡,最新收盘价16.48元,较前期高点有所回落。融资数据显示,近期融资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10月16日融资净偿还2237万元,融资余额降至6.43亿元。
此次债权债务抵销完成,理论上将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但具体会计处理及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仍需以定期报告为准。考虑到公司刚在10月15日公告更换2025年审计机构,由连续服务四年的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这种变动可能增加财务数据解读的复杂性。
从业务转型角度看,鸿博股份从传统印刷企业向AI算力服务商的转变已初见成效。但智算中心建设项目经历的合同金额调整、债务重组等波折,也反映出新业务拓展过程中的挑战。随着该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市场将更关注公司后续的订单获取能力和盈利能力持续性。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