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前三季度业绩出炉,穿戴设备研发提速
鱼跃医疗(002223)近日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总收入65.45亿元,同比增长8.58%;归母净利润14.66亿元,同比下降4.28%,扣非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下滑8.21%。尽管利润略有承压,但收入增长稳健,现金流表现亮眼——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5.04亿元,同比增长8.77%,显示出公司扎实的运营能力。
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为18.86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进一步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线如糖尿病护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板块的强劲增长,以及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美市场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10%,欧洲增长超50%,东南亚、南美和中东也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公司在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并推进本地化运营,全球化布局正逐步落地。
与此同时,鱼跃医疗正在积极推进AI智能穿戴医疗设备的研发。根据公司规划,血压手表和健康指环预计在2026年1-2月推出无证版本,有证产品则分别于2026年6月和9月上市;助听耳机与睡眠手环也将于2026年底至2027年陆续面世。公司强调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穿戴设备为载体”,依托现有产品矩阵和Yuwell AI健康管家App的数据整合能力,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我看鱼跃:短期承压,长期价值正在浮现
说实话,看到鱼跃医疗利润下滑,第一反应是担忧。但深入拆解后我发现,这种“增收不增利”并非经营恶化,而是主动战略投入的结果。期间费用同比增长24.29%,达到18.76亿元,主要用于研发、品牌建设和海外扩张。尤其是销售费用率在三季度上升3.9个百分点,直接反映公司在海外市场加大营销资源投放。
更让我感到积极的是公司的财务健康度:货币资金高达74.57亿元,资产负债率仅18.21%,且无任何借款。这样的财务结构,在当前环境下极为稀缺。而且公司首次实施三季度分红,每10股派2元,总额约2亿元,并承诺2026年分红不低于今年,说明管理层对现金流和未来盈利恢复有信心。
从产品角度看,CGM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已超2.5亿元,天猫市场份额第一;AED国内增长60%,海外同步发力;呼吸机与美国Inogen合作推进北美渠道落地——这些都不是短期故事,而是正在兑现的增长逻辑。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海外扩张面临地缘政治与认证周期挑战,CGM领域竞争激烈,研发投入能否如期转化仍需观察。但从整体战略清晰度、执行节奏和资源储备来看,我认为鱼跃正处于从“家用器械制造商”向“全球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跃迁的关键期。
站在当前时点,我倾向于认为:短期震荡是投入期的正常代价,而中长期的成长路径正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