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股份两交易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2.53%,这个数据一出,立刻在市场中激起波澜。11月18日和19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接连走高,收盘价涨幅偏离值合计突破22.5%,触发了深交所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标准。面对市场的关注,大为股份迅速发布官方公告回应,明确表示近期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公司在公告中逐项澄清了可能引发股价异动的因素:前期信息披露无误,未有重大未公开信息被媒体曝光,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不仅没有进行股票买卖,也未筹划任何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动作。值得一提的是,公告还特别提到了其湖南郴州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的进展——已于6月收到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储量备案的复函,探矿权转采矿权的关键一步已经完成,目前正推进“探转采”手续办理。这一项目被视为公司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重要布局,虽然具体进度依赖政府审批,但阶段性成果的确为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看到这份公告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次上涨更像是市场对长期预期的一次集中释放,而非突发利好驱动。毕竟,从基本面来看,大为股份并未公布新的业绩爆发点或订单落地消息,经营层面也没有突变。但新能源赛道本身就具备高关注度,尤其涉及锂电资源的采矿权资质,在当前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哪怕只是“正在推进”的状态,也可能被资金赋予更高的估值弹性。
我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类似的情况在过去两年并不少见——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因切入新能源上游环节,哪怕尚处前期投入阶段,也能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大为股份此次的走势,大概率也是受到了这类情绪推动。特别是当成交量放大至近9000万股、成交额逼近28.5亿元时,说明已有相当规模的资金入场博弈政策落地与项目进展的节奏。
当然,我也保持一份谨慎。公司自己都强调“无应披露未披露信息”,且反复提示风险,这其实是在提醒投资者:当前股价波动或已脱离短期业绩支撑。尤其是锂电项目仍需等待审批,不确定性犹存。如果后续进展缓慢,缺乏实质进展兑现,那么这波热度能否持续,就得打个问号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大为股份这轮上涨反映的是市场对转型故事的热情,但故事要变成现实,还需要时间和实打实的推进。作为观察者,我会继续盯着郴州项目的下一步动态,那才是决定这家公司能否真正“翻身”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