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强联近期成为市场焦点,源于其2025年三季报业绩的爆发式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18亿元,同比增长84.1%;扣非净利润达5.82亿元,同比飙升846.59%。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4.08亿元,同比增长55.13%;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增幅高达308.57%。这一数据背后,是风电行业整体景气度回升与公司自身竞争优势叠加的结果。
风电装机需求持续释放构成核心支撑。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39.12GW,同比增长16.85%;而2025年前八个月新增装机达5784万千瓦,同比增速显著提升。政策层面,《风能北京宣言2.0》明确提出“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风电装机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增超1500万千瓦。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力争达到36亿千瓦,约为2020年的6倍以上。这一目标意味着未来五年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将较“十四五”翻倍,为产业链提供长期确定性。
新强联作为国内风电轴承龙头企业,在主轴、偏航、变桨等关键部件领域具备自主研发与批量生产能力,尤其在3MW及以上大兆瓦机型主轴轴承上已实现国产替代,打破海外垄断。其全产业链布局强化了成本优势——子公司圣久锻件实现锻件自供率超70%,滚动体由海普森自主生产,相较依赖外购的同行,成本降低15%-20%。叠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与产能利用率高位运行,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达28.88%,净利率升至18.94%,盈利能力显著优化。
行业层面,风电正逐步走出价格内卷阶段。三一重能相关负责人指出,风电价格底部已现,2026年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将迎来修复。除新强联外,中材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4.84%,广大特材前三季度净利增长213.65%,显示产业链多环节同步改善。大金重工海外收入占比达79%,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东方电缆凭借深远海技术优势,上半年海缆收入增长58%。金风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70%至11亿元,明阳智能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运达股份、海力风电等也表现活跃,10月22日板块集体走强。
当前市场对风电板块的关注不仅停留在短期业绩兑现,更在于“十五五”规划带来的长期空间。据测算,若年均新增1.2亿千瓦装机落地,风电产业链年均投资将超2500亿元。尽管部分企业存在应收账款、库存上升等风险点,但整体供需格局改善趋势明确。机构调研热度亦印证资金关注度,新强联近期获189家机构调研,涵盖基金、券商、私募及海外机构,显示出专业投资者对其成长路径的认可。
这事儿具体细节还不好说,后续需持续跟踪招标节奏与原材料价格波动,但风电产业链的景气拐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数据所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