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白丽斐)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20日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开幕式上透露,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准确把握新能源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做好可再生能源法修改工作,科学编制“十五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加快出台《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更是开启碳达峰的攻坚之年。
据潘慧敏介绍,国家能源局将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坚持本地消纳和外送消纳并重,加快推进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推动省管海域的海上风电开发,积极稳妥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有关工作;推动风电集成发展,不断拓展“风电+”模式;同上合组织其他国家一道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依托“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风电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借助CWP 2025这一国际化平台,近千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全球风电产业链的最新技术与成果。
例如,远景能源发布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将风机、储能与AI能源大模型深度融合,积极响应“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政策。据测算,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在传统风机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升整场收益20%以上,风储集成综合建设成本可降低10%以上。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认为,未来能源系统绝非设备的简单堆叠,而将进化成“智能体”生态系统。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从装机容量和资产规模,转向“人工智能资产”的规模。
展望未来发展,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秋华表示,公司重点聚焦两大方向:一是数字化赋能行业,在电力交易方面,运用数字化技术应对市场多变情况,提升交易决策能力;在资产运营方面,通过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评估,实现资产利用效率的整体提升。二是推动技术跨界融合,未来将加强AI技术应用,包括在如何推动绿色燃料等能源转型方面积极布局,为公司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对于新趋势下中国风电集成化创新发展模式,与会嘉宾表示,“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布后,电价不确定性成为投资核心挑战,企业需要通过优化设计把控度电成本,并整合资源联合开发;整机厂商已从设备供应商转向系统方案商,未来将聚焦多场景度电成本控制。
“有了装机目标,下一步就需要理顺市场价格信号机制,用市场的方式驱动足够规模的资本投入到海量的资产积累过程中去,持续产生投资动力。”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一川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CWP 2025还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2.0》。宣言提出,到2030年全球需累计开发风电27亿千瓦,到2035年风电累计装机达到43亿千瓦以上。其中,中国“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500万千瓦,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