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嘉应制药”)连续发布多条公告。因关联方资金拆借及对外财务资助未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嘉应制药收到了广东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及董事长李能等4名核心责任人合计被罚490万元,同步落地的还有广东证监局的警示函、深交所的监管函及公开谴责处分。
2.2亿元资金违规流转
今年5月28日,嘉应制药首次披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消息。被立案近半年后,嘉应制药迎来最终处理结果。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嘉应制药子公司湖南嘉应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湖南嘉应”)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的模式,向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简称“药聚能”)提供短期资金拆借,而药聚能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嘉应制药董事长李能,构成法定关联方。
监管数据显示,这笔关联资金拆借的规模不容小觑。单笔发生额在4万元至5999万元之间,2024年度累计转出1.7亿元,2025年1月再转出5000万元,累计涉及金额达2.2亿元,占嘉应制药当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远超重大关联交易的披露标准。深交所在后续的公开谴责决定中进一步补充,湖南嘉应向药聚能转账的日最高余额达8996万元,占同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79%。
上述信披违规并非个例,深交所披露,2024年9月至11月,湖南嘉应还曾向湖南康尔佳供应链有限公司等三家非关联企业提供合计6500万元财务资助,日最高余额4000万元,占同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24%。截至2025年3月,上述财务资助的本金及利息虽已全部收回,但嘉应制药始终未按规定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基于上述事实,监管部门作出了分层追责的处罚决定。作为上市公司主体,嘉应制药被给予警告并罚款150万元;违规行为的组织者、董事长李能被罚最重,获警告并罚款160万元;负责公司整体运营的总经理游永平因未勤勉尽责,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因未把控财务风险,被警告并罚款80万元。史俊平还以“不知情、未参与”为由申辩并申请听证,但监管部门复核后,认为其未履行财务负责人的勤勉义务,最终未采纳其申辩意见。
对于嘉应制药的违规行为,广东证监局同时对公司及李能、游永平、史俊平、时任董事会秘书肖巧霞出具警示函;深交所亦出具了监管函,并给予嘉应制药、上述3名高管及关联方药聚能公开谴责处分。
嘉应制药表示,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已深刻吸取教训,将切实加强合规意识与规范运作水平,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相关资金已全部收回,药聚能也已于2025年3月末支付相应利息,且2024年年度报告已补充披露该事项,目前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生产经营正常。
管理层换血带来转机
公开资料显示,嘉应制药成立于2003年3月7日,于2007年12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成药制造企业,共拥有5种剂型70多个药品批准文号。
近年来,嘉应制药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33亿元,同比下降19.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2.02万元,同比下降21.88%。2024年,嘉应制药再度营收、净利润“双降”,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下降2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1.16万元,同比下降39.94%。
业绩下滑主要受核心产品销量下降、集采政策冲击等因素影响。相关财报显示,嘉应制药的营收主要由接骨七厘片/胶囊以及双料喉风散/含片构成,2024年两类产品合计贡献营收达2.51亿元,合计营收占比达66.73%。其中,接骨七厘片/胶囊产品实现营收1.86亿元,同比下滑41.05%;另一主力产品双料喉风散/含片实现营收0.65亿元,同比下滑19.62%。而这两类产品收入的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了嘉应制药业绩不振。嘉应制药曾提及,接骨七厘系列于2023年中标进入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中标单价大幅下跌,导致近两年营业收入持续下降。
在业绩持续低迷之际,嘉应制药迎来了股权结构与管理层的重大变革。
去年7月,养天和通过收购嘉应制药7%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随后嘉应制药完成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团队的换届选举,养天和董事长李能当选新一任董事长,并引入了众多行业专业人士。
此举也为嘉应制药业绩带来明显改善。董监高换届时,公司第三季度尚处于亏损状态,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嘉应制药归母净利润盈利1774万元,同比增长近九成。
今年前三季度,嘉应制药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13.03%;归母净利润2179.43万元,同比增长658.5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9449.86万元,同比增长19.01%,归母净利润为171.17万元,同比增长161.26%。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合规是发展的前提。嘉应制药在业绩刚刚出现改善迹象时,曝出如此严重的信披违规问题,不仅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还可能对公司后续的资本运作、市场拓展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嘉应制药虽已表态将加强合规管理,但内控整改的具体措施与成效仍有待观察。后续,公司能否通过有效整改重建市场信任,其核心产品在集采政策下如何实现毛利修复,业绩增长态势能否持续,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