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山科技(股票代码:002195)旗下公司岩超聚能于2025年10月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用于推进仿星器聚变装置的研发与超导技术应用。
技术路线与研发进展
岩超聚能选择先进超导仿星器聚变路线,采用国际领先的准等动力对称磁位形方案,计划建造两代装置:
一代装置(2028年建成):用于关键技术验证,采用高低温混合超导磁体系统,实现全链条技术突破。
二代装置(后续建设):点火示范装置,基于一代装置的技术积累进行优化升级。
AI与技术创新
设计优化:利用AI加速线圈设计、等离子体模拟及超导磁体开发,缩短研发周期90%。
材料突破:通过AI优化超导材料配方,合格率提升至90%,降低商业化成本。

生态布局
与北京大学联合成立“聚变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开展物理实验、AI应用及跨学科研究;同时计划与国际顶尖机构合作,组建全球专家团队。
中国能源研究会2025年报告揭示的行业困局——技术孤岛、资本无序、落地断层,恰是岩山科技的突破口。其核心打法堪称教科书级的资源整合:用AI编织一张串联聚变与超导的技术网络。在聚变端,数字孪生模型将研发周期压缩90%的魔术,本质是用算法暴力破解等离子体物理的混沌方程;预测撕裂机制实现百秒级约束突破,相当于让狂躁的"人造太阳"学会了深呼吸。更狠的是超导材料战场,AI优化配方将合格率从60%干到90%的跃升,直接撕掉了"成本高企"这块阻碍商业化的牛皮癣——要知道,超导带材作为聚变装置的"神经中枢",每降低1%成本都可能改写行业格局。

这种"聚变-超导"双轮驱动的玩法,暗合了仿星器路线的核心命门。相较于托卡马克装置的"野蛮生长",仿星器更像能源界的"绅士",等离子体约束稳定性优势使其天然适配未来电网,但对超导材料的性能要求堪称苛刻。岩山科技这次融资精准命中仿星器原型机超导磁体线圈研发,同步建设超导产线,形成"材料反哺设备、技术迭代应用"的闭环生态,这种打法比单点突破的莽夫们,显然多了几分老谋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