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老几华天的股价是其他二家的1/3都不到。所以上升潜力应该是很大的
◆
◆
发表于 2025-05-04 19:46:30
发布于 江苏
华天科技(002185.SZ)2025年一季报出炉,38万股东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
营业收入虽同比增长14.90%,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851万,同比又由盈转亏。
2022年、2023年,华天科技连续两年利润腰斩,2024年好不容易实现了全年正增长,现在一季度又陷入亏损。难道华天科技又危险了?
笔者认为,与其说华天科技“又”危险了,不如说其实一直没从根本性风险中走出来。
我们先看看华天科技今年一季度为啥会亏损。
公司的解释是:“证券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少”。2025年第一季度,华天科技投资收益176万元,比上年同期少了96.86%,此外金融资产价值变动亏损2319万元。
事实上,华天科技一直有庞大的“可交易金融资产”,即公司拿着账面上的余钱进行证券投资,一季度末公司可交易金融资产13.42亿。这种投资显然波动很大,也就加剧了公司业绩不稳定。
不过,仅仅是投资的失败并不足以解释华天科技的亏损。
如果我们不考虑华天科技的投资,仅按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税金)进行计算,那么2025年第一季度,华天科技亏损将高达1.74亿元。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另外两家封测巨头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同期盈利分别是2.65亿元和1.46亿元。
也就是说,华天科技主营业务盈利状况是明显弱于另外两家同行的。
我们如果拉长时间看,问题就更严峻了:2023年至今,华天科技销售毛利率始终低于另外两家同行。
这才是投资方面一旦“运气不佳”,华天科技就陷入亏损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公司一季度亏损,表面上看是投资造成,但根本上还应归结为盈利能力太薄弱。
那么,华天科技盈利能力为啥薄弱?
根子出在规模上。
封测行业位于半导体生产下游,需要大量设备与人员投入,属于资本密集型、人员密集型产业。这种行业,说到底,是“吃规模”的。
工业领域有一条“莱特定律”,即销量越庞大,单位成本越低,因为前期庞大投入会逐渐摊薄。反之如果销量增长不佳,利润率也难以提升。
华天科技多年来不断融资,上市以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总和达到189.31亿元。这些融资大部分投入了扩产,然而公司销售规模增长却不尽如人意,这就导致盈利十分脆弱。
2022年、2023年,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两年寒冬。2024年被认为是复苏年。我们观察寒冬前后:寒冬前的2021年,华天科技营收120.97亿元,占长电、华天、通富三巨头营收总额的20.71%;寒冬后的2024年,华天科技在三巨头中份额降低至19.46%,2025年第一季度又降低至18.79%。
2017年之前,华天科技收入规模是高于通富微电的。但现在华天收入大约只有长电40%,只有通富的60%。这些年,华天增长乏力,不进则退,最终在龙头中份额下降。
那么,华天科技究竟输在哪里?
其实我们倒不如回答,另外两家同行赢在哪里。
长电科技长期是行业第一龙头,地位稳固,护城河深,无需多言。
通富微电呢?靠着深度绑定AMD,订单有保障。2016年,通富收购AMD苏州和槟城各85%的股权,此后与AMD利益高度绑定。作为英伟达的强劲对手,AMD正全力争夺AI芯片市场份额,持续给通富释放订单。2024年,AMD贡献了通富微电一半以上收入。
而华天科技呢?既没有长电那样的行业地位,又不像通富一样有大腿可抱。
不是说华天科技做错了什么,而是竞争对手做得太好。
封测本身就是高度内卷+低利润的行业,国内市场早就充分实现国产替代,连全球市场都已被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厂商瓜分殆尽。你没有更核心的竞争力,对手有,于是你就落了下风。
现在,大陆封测行业,长电是老大,通富是老二,而华天作为老三,跟前两位大哥差距已经十分明显。
在一个成熟赛道,两强相争,老三才最危险。老大和老二干架,回头一看,往往发现老三没了。
所以,华天科技目前是真危险。必须赶紧想办法扭转不利态势。
营业收入虽同比增长14.90%,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851万,同比又由盈转亏。
2022年、2023年,华天科技连续两年利润腰斩,2024年好不容易实现了全年正增长,现在一季度又陷入亏损。难道华天科技又危险了?
笔者认为,与其说华天科技“又”危险了,不如说其实一直没从根本性风险中走出来。
我们先看看华天科技今年一季度为啥会亏损。
公司的解释是:“证券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少”。2025年第一季度,华天科技投资收益176万元,比上年同期少了96.86%,此外金融资产价值变动亏损2319万元。
事实上,华天科技一直有庞大的“可交易金融资产”,即公司拿着账面上的余钱进行证券投资,一季度末公司可交易金融资产13.42亿。这种投资显然波动很大,也就加剧了公司业绩不稳定。
不过,仅仅是投资的失败并不足以解释华天科技的亏损。
如果我们不考虑华天科技的投资,仅按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税金)进行计算,那么2025年第一季度,华天科技亏损将高达1.74亿元。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另外两家封测巨头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同期盈利分别是2.65亿元和1.46亿元。
也就是说,华天科技主营业务盈利状况是明显弱于另外两家同行的。
我们如果拉长时间看,问题就更严峻了:2023年至今,华天科技销售毛利率始终低于另外两家同行。
这才是投资方面一旦“运气不佳”,华天科技就陷入亏损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公司一季度亏损,表面上看是投资造成,但根本上还应归结为盈利能力太薄弱。
那么,华天科技盈利能力为啥薄弱?
根子出在规模上。
封测行业位于半导体生产下游,需要大量设备与人员投入,属于资本密集型、人员密集型产业。这种行业,说到底,是“吃规模”的。
工业领域有一条“莱特定律”,即销量越庞大,单位成本越低,因为前期庞大投入会逐渐摊薄。反之如果销量增长不佳,利润率也难以提升。
华天科技多年来不断融资,上市以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总和达到189.31亿元。这些融资大部分投入了扩产,然而公司销售规模增长却不尽如人意,这就导致盈利十分脆弱。
2022年、2023年,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两年寒冬。2024年被认为是复苏年。我们观察寒冬前后:寒冬前的2021年,华天科技营收120.97亿元,占长电、华天、通富三巨头营收总额的20.71%;寒冬后的2024年,华天科技在三巨头中份额降低至19.46%,2025年第一季度又降低至18.79%。
2017年之前,华天科技收入规模是高于通富微电的。但现在华天收入大约只有长电40%,只有通富的60%。这些年,华天增长乏力,不进则退,最终在龙头中份额下降。
那么,华天科技究竟输在哪里?
其实我们倒不如回答,另外两家同行赢在哪里。
长电科技长期是行业第一龙头,地位稳固,护城河深,无需多言。
通富微电呢?靠着深度绑定AMD,订单有保障。2016年,通富收购AMD苏州和槟城各85%的股权,此后与AMD利益高度绑定。作为英伟达的强劲对手,AMD正全力争夺AI芯片市场份额,持续给通富释放订单。2024年,AMD贡献了通富微电一半以上收入。
而华天科技呢?既没有长电那样的行业地位,又不像通富一样有大腿可抱。
不是说华天科技做错了什么,而是竞争对手做得太好。
封测本身就是高度内卷+低利润的行业,国内市场早就充分实现国产替代,连全球市场都已被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厂商瓜分殆尽。你没有更核心的竞争力,对手有,于是你就落了下风。
现在,大陆封测行业,长电是老大,通富是老二,而华天作为老三,跟前两位大哥差距已经十分明显。
在一个成熟赛道,两强相争,老三才最危险。老大和老二干架,回头一看,往往发现老三没了。
所以,华天科技目前是真危险。必须赶紧想办法扭转不利态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