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吨电解镁的耗电量约为21000度,主要成本包括电力、无水氯化镁原料及设备折旧等。

攀钢海钛的电解镁成本低于1万元/吨,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盐湖股份预计成本约1.3万元/吨) 。
成本优势分析
工艺优化:通过全流程海绵钛生产(氯化精制+还原蒸馏+镁电解)实现镁、氯闭路循环,降低原材料消耗 。
攀钢钛材公司实现镁电解技术突破———多极性镁电解工艺投入使用

近日,攀钢钛材公司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镁电解生产工序的6台多极性镁电解槽已全部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全球首创的多极性镁电解工艺在生产线上实现重大突破。这一成就不仅意味着攀钢在镁法海绵钛生产工艺上取得了新的进展,更使其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流水线镁电解工艺和多极性镁电解工艺的海绵钛生产企业。
扩能改造项目成果
在此之前,钛材公司已在流水线镁电解工序上实现了稳定运行。为了进一步提升产能和效率,公司于2020年12月启动了镁电解扩能改造项目,并成功引进了多极性镁电解生产工艺技术。相比传统的流水线镁电解工艺,新工艺在 电能消耗、自动化程度、单槽产镁能力、氯化镁循环效率、成本及质量方面均显示出显著优势。预计项目全面投产后,不仅将满足公司海绵钛精镁的物料需求,降低生产成本,还将为海绵钛二期项目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进一步巩固攀钢在海绵钛制造成本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
安全管理与技术培训
自镁电解扩能改造项目启动以来,攀钢钛材公司高度重视 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系统开展了岗位操作规程的编制、员工技术培训以及生产条件优化工作。在尝试多极性镁电解工艺的过程中,公司管理与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不仅进行了设备试车补漏消缺,还制定了试生产方案,并组织实施了流水线镁电解槽与多极性镁电解槽的并行运行方案。
今年,攀钢钛材公司将有序推进流水线镁电解槽与多极性镁电解槽的生产组织工作,致力于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以期尽快达成 满产与高效益的目标。